咸阳有关方面称正在调查
当年接受捐出书法手迹的经办人之一、咸阳市第一届政协副秘书长路桦老人,昨日在咸阳一家中老年活动站与卓登面谈。他已70多岁,只记得1986年卓登捐出的于右任书法中有一组“千字文”。卓登说,那一共有17张,高约2米。
但路桦也没说清书法手迹的去向。当日下午,他又给卓登打来电话,说他查了当年的笔记,在卓登捐出书法后不久,卓登又来领走了几幅“委任状”、旧信封等遗物。
昨日下午,记者打通了咸阳市政协主席李孝民的手机,询问卓登捐出书法的去向。李孝民说“现在正在调查,还说不清”。
卓登告诉记者,在端午节前几天,有关方面曾派人与他联系,让他“把这件事压下去,不要再让媒体报道了”。卓登不为所动,说:“我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只想知道捐出的那些书法现在在哪儿?”
卓登为这批所捐作品的去向问题不堪其扰,手机也响个不停,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约访,亲朋好友也纷纷致电问个究竟。还有人发来短信,威胁他“小心点”,卓登看后很生气,直接删除了。他的儿子也打电话让父亲多加小心,卓登说,不怕!事情已经曝光了,“有人可能坐不住了吧?我只想问问捐出的那些字画,现在到底在哪里?”
说话间,卓登的手机又响了,铃声是那首欢快的歌曲《嘻唰唰》——“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卓登说,铃声是儿子给他设置的。
九十年代曾大面积征集过于右任书法作品
三原县某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昨向记者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三原县曾大范围通过捐赠、征集和租用等方式,将于右任书法作品汇集到三原,并有组织地先后到北京和南方等地进行展览,同时也为筹建于右任纪念馆做准备。
当时很多作品由三原县政协保管,后来在群众和政府有关领导不停呼吁下,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才从三原县政协转到文物部门或于右任纪念馆。
该领导介绍,对于征集来的文物,从刚开始管理比较正规,到后来管理松散,经常有“缺少”现象发生。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三原县一名刚上任的县委副书记,在文物字画的数量移交工作中拒绝签字。对于民间传说的“捐赠来的于右任书法作品被私分”的现象,他表示说,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可能。记者 孙强 魏光敬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