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0分报道,河北邢台5.2万名高考生信息被人以5分钱一条在网上叫卖,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包括电话、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身份证号在内的考生信息,确实属于今年邢台市的高考考生所有。这些名单到底是从哪儿来,都卖给什么人,买家又作何用途?莘莘学子们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现在我们连线中央台驻河北记者杜震,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
主持人:邢台5.2万名高考生信息被叫卖,是如何被发现的?
杜震:昨天,有当地媒体记者在网上联系上一网名为“院校招生”的男子,他称手头有河北邢台5.2万名考生的信息,售价2500元,大约5分钱一条。“院校招生”称自己的资料大部分来自教育局。记者按资料上所标注的地址,在邢台很容易便找到了多个考生的家。邢台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他们的信息是各县市教育局汇总上来的,不知会不会是在中途被泄露。目前,对这起事件,邢台市教育局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主持人:这些名单到底是从哪儿来,都卖给什么人,买家又作何用途呢?
杜震:一些学生家长猜测这些信息被泄露的渠道可能一个是学校,另外一个就是当地各级招生办。大部分购买资料的都是民办高校,主要是用来招生。一些家里有过高考考生的家长也表示,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是各种民办高校打骚扰电话的高峰期。
主持人:那么学生们又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
杜震:2008年9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呈交国务院,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约束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现在很多高考后的学生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大学诱惑,这其中往往充满了诈骗,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上当受骗更甚者能耽误一个学生的前途。我们也希望相关政策赶快完善,严惩泄漏信息的人。
新闻回顾:河北邢台5.2万名高考生信息被以5分钱一条叫卖
昨日,记者在网上联系上一网名为“院校招生”的男子,他称手头有河北邢台5.2万名考生的信息,售价2500元,大约5分钱一条。“院校招生”称自己的资料大部分来自教育局……【详细】
延伸阅读:网上叫卖20万名高考生信息 售价千元至万元不等
自从38万江西高考生成绩正式出来后,许多高分考生无疑成为各大院校争相录取的“宠儿”,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众多考分没有达到一本、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同样也成为争抢对象,只不过争抢者多为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复读机构等。于是乎,网上也就冒出了一批发帖自称拥有多省此类考生信息的人,包括考生联系电话、成绩、考号、家庭地址等详细情况,“你只要给2000元,全江西省20余万400分以下的考生信息就都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