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枪手为韩国留学生,行凶后开枪自尽。

美国枪店中琳琅满目的突击步枪 资料图片
新华网华盛顿6月28日电(记者杜静 王丰丰)美国最高法院28日公布裁决,扩大保障公民持枪自由的宪法条款的适用范围。这意味着目前美国各州及地方有关枪支管制的法律可能面临挑战。
最高法院当天以5比4的投票结果就芝加哥禁枪令是否违宪一案作出了裁决。判决书说,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中有关公民享有持枪自由的条款同样适用于各州和地方法律。此前该条款只适用于联邦法律和首都华盛顿的法律。
不过,高法并没有明确裁定芝加哥禁枪令违宪,而是将该案交由一家上诉法庭进行重审。分析人士认为,鉴于高法这一判决,上诉法庭很可能裁定撤销芝加哥实行28年的禁枪令。
高法同时指出,一些长期以来实施的枪支管理法令,如禁止罪犯或精神病患者持有武器,禁止在学校、政府机构等“敏感场所”携带武器等,不应受到质疑。
私人枪支管理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敏感话题。围绕公民能否持有枪支,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等问题,“禁枪派”和“反禁派”针锋相对,争论不休。2008年,最高法院裁定华盛顿市禁枪令违宪,为美国其他地区“反禁派”谋求解除禁令提供了一个重要判例。
据美国官方统计,目前全美约9000万人持有枪支,总共持枪约2亿支,是全世界私人持枪率最高的国家。
一系列造成重大伤亡的枪击案连续爆发后,关于枪支管制的问题再度引发美国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激烈争论。
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对于公民个人是否有权配枪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通常来说,妇女、城市居民、非美国本土出生者、政治上倾向自由主义者、不拥有枪支者等人群相对更倾向于支持枪支管制。 而男性、乡村居民、美国本土出生者、政治立场保守者、枪支拥有者则对管制枪支相对态度消极,不少人还采取激烈的反对态度。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如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出于对犯罪率上升的担忧,主张枪支管制的呼声就比较高涨。而在南部和中西部地区,人们热衷于打猎,也依赖枪支来防身,而且当地人思想比较保守,所以反对枪支管制的呼声相对很高。
此外,各级执法机构普遍支持严格限制个人拥有和使用枪械。
很多法律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允许民众拥有枪支,是造成暴力犯罪泛滥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表示,正是因为民众有自由购买或携带枪支的权利,美国社会才会屡屡发生诸如青年学生持枪进校行凶、失业者或精神受刺激者携枪滥杀无辜的重大枪击案件。
在很多人看来,实施枪支管制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情并非看上去这么简单,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法律以及情感因素。
对于众多的枪支权利拥护者来说,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一样,已被视为最基本的个人权利之一。按照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的规定,公民享有为个人用途而拥有枪支的权利。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目前美国私人拥有各类枪支多达2.5亿支。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500万支的速度迅猛增长。
2008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个人是否有权拥有枪支曾作出历史性裁决,以5对4的票数推翻了首都华盛顿特区实行了32年的禁止拥有手枪的禁令,裁定公民有权因自卫或狩猎原因拥有手枪。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这一争论已久的议题作出宣判。
2008年11月,由于担心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枪支管制措施,美国社会曾掀起一轮突击买枪的抢购风潮,有些枪支商店甚至出现罕见的断货现象。
很多美国人因为最近频发的枪击案而呼吁政府禁枪,另一些民众却仍在争取随身带枪的权利。
4月10日,来自多个城市的数千名枪支拥护者聚集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春田市,要求州政府和议会立法允许民众在不暴露枪支的情况下随身带枪,其中很多人希望司法单位不要实施枪支管制。
在美国,目前只有伊利诺伊、威斯康辛等少数几个州禁止民众随身带枪。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图什内特认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威胁和众多亟待解决的内忧外患,新的武器管理措施并非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主导的国会优先考虑的议题。枪支管理方面的漏洞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填补,但国会不太可能再通过新的有关限制攻击型枪支的法案。
看来,通过禁枪来控制枪击事件的发案率,短期内尚难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