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国际博览
墨毒枭杀人手段直追塔利班 斩首成家常便饭(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网  2010-06-29 11: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墨西哥“家族”贩毒集团最近的暴力正在升级,6月14日伏击了米却肯州警察,导致12名联邦警察死亡,给卡尔德龙总统施加了很大压力。一些批评家说,政府需要军事行动的替代方案,因为局势手段取得的成果很有限。

墨西哥镇压贩毒集团以来死亡人数在逐年上升

  中国网6月28日讯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7日报道,墨西哥贩毒集团的暴力正变得更加血腥,甚至直追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为“斩首刑法”最主要的执行者。

  墨西哥警方上个月在旅游城市银城附近的废弃矿井中,发现一个巨大墓穴。里面埋着已经成为干尸的尸体,还有零散的四肢。调查人员认为,这个矿井可能被犯罪团伙被使用了数个月,用于处理掉与毒品战有关的受害者。从2006年开始镇压贩毒集团以来,墨西哥已经有约23000人遇难。现在还不清楚这座坟墓中到底埋藏着多少尸体。官方给出的数字是64具,但是一名法医称,有很多无头尸体,而且里面的一些头颅与尸体不搭配。

  墨西哥日益恶化的暴力正开始向该国最繁荣的旅游中心蔓延,贩毒集团正在追赶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为世界上执行斩首刑法最多的组织。这种传播恐怖的战术被称为“尸体传讯” ,令许多墨西哥官员惊骇,令当地人恐惧。好几个小镇的警察局已经空无一人,当地的武装匪徒在人数和武器上都超过警方太多。

  在墨西哥第二大旅游胜地坎昆,警方上周在附近的山洞中发现了数十具尸体。很多尸体的胸部被切开,他们的心脏被取出;其中很多人是被斩首的,其他受害者的腹部刻有大写的字母“Z”,据说这是当地最强大的准军事贩毒集团洛斯哲塔斯的象征。官员称,损毁尸体的目的既是惩罚,也代表公开的警告。比如,斩首意味着受害者向警方、媒体或者死对头讲话太多了;而砍掉受害者的胳膊或者手指,则意味着这个人偷了贩毒集团的毒品或者现金。

  许多尸体上留有潦草的标志,意思是“你得到了应得的惩罚”或者“他没有展示出忠诚”等。在前殖民城市阿帕钦甘,有许多人曾被斩首,牧师不得不向天主教主教请求集体葬礼,因为很多尸体的头颅没有找到。

  墨西哥官员将极端暴力的传播归因于信奉基督教的“家族”贩毒集团的崛起,这个组织来自于西部的米却肯州。在宣讲福音的集团领导人纳扎里奥-莫瑞诺-冈萨雷斯(绰号最疯狂的人)的带领下,这个组织2006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当时他们斩首了洛斯哲塔斯的五名成员,并将他们的头颅扔在一个混乱的迪厅中。

  美国情报机构称,“家族”贩毒集团是将晶体甲基苯丙胺等毒品带入美国市场最大的组织。这个团伙被控通过米却肯州的拉萨罗卡德纳勒港口,走私大量麻黄素。麻黄素是晶体甲胺菲他明的主要成分,它已经成为美国中西部最后欢迎的毒品。

  尽管美国继续向墨西哥投入数百万美元资助,帮助其打击贩毒集团,但令美国总统奥巴马沮丧的是,卡尔德龙政府正在渐渐失败。这些贩毒集团开始攻击警察和安全部队,尸体的数量正在逐渐攀升。墨西哥和美国官员被贩毒集团一系列大胆的伏击战震惊,他们伏击警察和士兵,专家称他们的“作战战术”甚至比阿富汗的塔利班更加纯熟。

  根据当地报纸统计,2010年至今,已经有324名警官遇害,其中12人死于两周前米却肯州的伏击战。当时,贩毒集团枪手用燃烧的汽车封锁了公路,然后居高临下向警察护卫队开火。

  尽管卡尔德龙和奥巴马保证,将继续镇压毒品犯罪,包括美国资助13亿美元,提供黑鹰直升机、夜视仪、武装战车以及其他战争工具等。墨西哥总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真正源头。他说:“我们的暴力问题源头来自于一个事实:墨西哥与世界上毒品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为邻,我们的邻居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吸毒成瘾者。”(王凯)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列车连环案牵出幕后毒枭 西安破获最大毒品案 06-27 11:34
牙买加因引渡毒枭发生暴乱 死亡人数已升至31人 05-26 11:30
54岁女毒枭包养23岁小伙续:称贩毒因生活所迫 04-23 06:50
吉林54岁女毒枭跨省贩毒被刑拘 包养23岁小伙 04-22 08:51
54岁女毒枭跨省贩毒被抓获 包养23岁小伙 04-22 07:02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