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声音
公务员
赞成创新但要从实际出发
刚刚考取了台山“村官”的陈小姐认为,国外有过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贪污腐败,“随着社会信息进一步公开,现在的公务员不容易当。”她还表示,这个制度对公务员是一种鼓励,但是否符合实际,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这能否从根源上杜绝腐败都是值得探索的。“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照搬,缴存的标准、管理等都要从实际出发,让它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公务员黄小姐赞成这一制度创新。但对于做公务员时间并不长的她来说,“我宁愿不参与,每个月都要扣钱,我可用的资金就少了。说是每隔5年可以拿回70%,但想想5年后物价指数是多少?”她坦言,如果实行这一制度,她还是要加入的,“如果不加入,是不是告诉别人你准备贪污受贿呢?”
市民
“最好每年淘汰3%公务员”
“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高薪养廉吧?”从事IT行业的冯先生直言,这个制度唯一的影响就是“公务员加薪了”,“每年硬性淘汰3%的公务员,比什么廉政都好”。
而从事技术开发的李先生则认为,政府的本质应该是社会的稳定器,“最重要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按章行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执行力。”
专家
“能否有效防腐还是未知数”
说到“执行力”问题,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李超奇认为:“公务员本身就该把廉政当作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再者,这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政治框架内容,而且现在我国也不是没有相关制度,主要的是执行问题。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如何将现有的廉政制度一点点落到实处,而不是去创新制度。”“廉政不是靠这些(廉政公积金)达成的,凭此就能贪官不贪?”此次廉政公积金扣除的不多,“有贪欲的人不会这么理性,这种以物质激励的方式来廉政是不值得提倡的”。李超奇补充说,该制度一旦实行,可能会给老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能不能有效防腐还是未知数。
五邑大学政法系教师、法学博士王继远对这个创新制度则表示赞赏。“这是非常好的事。”他认为,廉政公积金制度的制定是有法律依据的,前提符合现在提出的优化、明晰公务员工资制度,适用于公务员,“江门本身是一个民风很好也很开放的社会,在珠三角来说,经济状况也不错,相信政府是有这个能力实行这一制度的。”
不过,王继远坦陈:“廉政不是取决于某个制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建议,一方面要阳光政务,政府所有制度都应做到依法、公正、透明、高效;另一方面,公共财产管理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包括公共财政转移支出、公共消费等,“特别是公共消费制度要改革,抑制公务消费腐败,关键还在于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