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奶奶站起来要送看望她的人时,王三刚及时上前扶住老人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华商报讯(记者 段晓宁) 华商报发行员王三刚每天给91岁独居的李惠宣老人送牛奶时,门口有垃圾就会顺手捎走。可一连两天,他发现李奶奶没取牛奶,门口也没有垃圾。老人家怎么了?也亏他留心,救了李奶奶一命。
九旬老人两天没动静
6月24日上午9时许,发行员王三刚照例给雁塔中路某家属院的李奶奶送牛奶,发现李奶奶头一天的牛奶还没拿进屋去。担心牛奶变质,王三刚敲了一会儿门,想让老人把牛奶放进冰箱。“一直没人开门,当时想着老人耳背或者在休息,我就离开了。”6月25日上午,他再次去送奶,发现李奶奶两天的牛奶都没拿,门口也没有垃圾。
李奶奶年龄大了,不会出事了吧?王三刚着急了。他跑下楼找到小区里的退休医生周大夫,周大夫从李奶奶的儿媳刘文杰家里拿了钥匙,两人向李奶奶家跑去。李奶奶楼下的热心人彭素芝听说后,赶紧带着老伴上了李奶奶家。打开门一看,里面的情景吓了人一跳:李奶奶躺在卫生间里,已十分虚弱,且浑身湿透。家里风扇还呼呼作响,燃气灶也燃着火。“起码在地上躺了快两天,估计是打开燃气灶准备做饭摔倒的吧。”彭素芝猜测说。王三刚和热心人将李奶奶抱上床,一起来的医生赶紧给老人检查身体,所幸无大碍。“要不是三刚及时发现,老人家可就危险了。”大家感叹说。
好心人是位黄马甲
7月2日上午,在雁塔中路某家属院里,原家委会主任马维芳和正在乘凉的住户说起发行员王三刚,都赞不绝口。
王三刚是黄马甲建设路发行站发行员,负责该家属院的报纸投递工作已12年。家属院里住的人,王三刚几乎都认识。李惠宣老人独居在15号楼,今年91岁了,王三刚和老人约好,每天来送牛奶,都把老人放在门口的垃圾捎下楼。平日,老人由67岁的儿媳刘文杰照顾,每天过来送饭探望。4月中旬,刘文杰意外骨折。随后,老人家的菜都是楼下热心人彭素芝负责拿来。“多亏及早发现,三刚要不多这个心眼,我可能这会儿都看不到我妈了。”从这件事后,刘文杰已让人把老人背过来和自己同住。
7月2日上午记者采访时,李奶奶看到王三刚进来,转身去卧室给王三刚搬椅子坐。“三刚不只是这次帮了我家大忙,以前我总麻烦他。”刘文杰说,自己骨折后有一次去医院复查,就是王三刚跑来背下楼的。“他主动热情,危难时刻见真情。”67岁的刘文杰这样概括王三刚。“大家都有感情了,帮帮忙是应该的。”面对夸奖,40岁的王三刚腼腆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