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中国式“相亲”引众声喧嚣 多角度折射社会变迁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07-08 15:4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6月5日,南京举行大型都市白领相亲会,吸引众多单身白领前来寻觅有缘人。据了解,本次相亲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到场者只要出示身份证就可以免费领取相亲牌,并在现场发布相关个人信息。 中新社发 钟山 摄

  6月5日,北京地坛公园首次举办以提倡“真心征婚、拒绝虚假征婚信息”为主题的大型公益相亲会。主办方在此次相亲会的“爱情超市”上提供近千份单身者的资料,除了详细的个人情况并配有本人近照外,所登资料都经过爱情顾问一对一核实,确保资料真实性。图为一位老人把自己孩子的资料写在纸板供别人浏览。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中新网7月8日电 (刘羡)时下中国大龄青年“不婚族”规模日渐庞大,在引发群体关切的同时,“相亲”这个传统语汇也已经开始演化成一种独特的现象。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成为这个社会最典型的“症候群”,于是催生了中国式“相亲”时代的来临。每个未婚的适龄青年都在用各种方式寻找自己的爱情,电视上形形色色的相亲节目,互联网大大小小的婚介网站,父母亲朋好友的总动员,所有人都在忙碌着,都在为了寻找一个本该踩着缘分的七彩祥云来到你身边的“孙悟空”。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4.6%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人在相亲。其中18.9%的人说,相亲的人“非常多”,55.6%的人觉得“比较多”;仅2.5%的人表示,身边几乎没有人相亲。参与调查的人中,“80后”占51.6%,“70后”占32.0%。相对于以前的“鄙视相亲”,现在的年轻人俨然已经完全接受了“相亲”这种形式。相亲年龄还在向年轻化发展,不少“90后”也开始步入了“相亲”大军。从曾经注重的“我成分好”到现在的坦承的“我有房有车”,现代中国人婚恋观念数十年来的大幅度变迁也见证了社会大踏步的发展:或许,爱情像生命一样不曾改变,但时代,沉淀了她的底色。

  电视相亲:

  低俗大行其道雷人猛语不断

  娱乐没有极限道德应有底线

  十年前,以《玫瑰之约》、《非常男女》、《相约星期六》为代表的交友节目曾经在国内掀起过一股电视相亲热;十年后,沉寂许久的婚恋节目又在2010年再度抬头。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电视交友类节目犹如一夜春风,成为今年各大卫视的一道风景。然而,在高调宣扬寻找爱情的背后,却引发了一系列“拜金门”、“低俗门”、“造假门”的演变,原本以形式新颖、话语机敏而颇受欢迎的新派相亲交友类电视节目,眼下,正纷纷展开整顿。

  相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交本来并无争议,但若在其中掺杂过多金钱、权力、欲望等因素,则很容易使之扭曲变形。数个相亲节目的横空出世,美女嘉宾现场放狠话,宣扬着令人咋舌的择偶观,并不高明的炒作手法却意外受到关注,引来各大卫视争相效仿。在“娱乐至死”的理念推动下,电视相亲似乎走上了一条“变态”之路,乐于用低俗的方式赢得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电视娱乐节目社会责任感的沦丧。相亲节目“变态”症状频现,让人们不禁思索的是,通过这样肤浅的相亲方式建立起来的爱情,还值不值得相信。

  然而,确实有一些“非常男女”因为这一类型的相亲节目而名声显赫。马诺是从《非诚勿扰》开播第一期就屹立不倒的人物,身为平面模特的她外形火辣,但她最吸引观众的地方还是她的狠话。自从在相亲节目中成名后,原本默默无闻的模特马诺,立即变身娱乐界新宠。“个人银行存款有600万元,拥有3辆跑车,月收入3万到5万元。个人特长是开宝马。”凭借在《非诚勿扰》里的炫富表现,以及对女嘉宾的刻薄,富二代刘云超一夜成名。可人红是非多,走红后的刘云超先是被冠以“最嚣张富二代”之名,后又被人怀疑富二代的身份是造假。“凤姐”罗玉凤,露骨地疯狂地自曝隐私,直到艳照上网,把隐私当噱头,把肉麻当可爱,把无耻当荣耀,彻底颠覆了社会的荣辱观念。可悲的是,这位凤姐居然自出道以来就以经典的雷人语录和出格的表现深受大家的追捧,“信凤姐得自信”成了今年最流行的网络口号之一。

  “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而另一对男女嘉宾在节目中赤裸裸的对白更令人感到惊愕:女嘉宾问一位男嘉宾:“你家有钱吗?”男嘉宾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

  在电视相亲的舞台上,当下中国男女青年的种种人格表演让人堪忧。有的女性青年甘做婚恋的“拜金女”,有的男青年择偶的对象非“富豪女”不娶。除这些赤裸裸的拜金与炫富外,还有了率“性”而为的性开放话题。有男嘉宾提出“检验对方性能力”的要求,而女嘉宾也欣然接受。原本是服务性的相亲节目,却变身成为真人娱乐秀,成为博出名、博出位、博收视、博眼球、低俗炒作的平台,成了“炫丑”、比贱的机会,成了这种庸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空间…… 尺度早已超越底线、价值观迷失、导向严重偏离的这种电视征婚相亲节目中,赤裸表达拜金的青年男女已不在少数,这些现象,已经点中了社会伦理道德的痛穴。

  有媒体曾经细数过电视相亲的“八宗罪”:

  一是节目内容、形式雷同,抄袭之风盛行;

  二是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忽视情感交流;

  三是盲目追求收视率,刻意制造敏感话题,刺激观众的窥视欲;

  四是节目嘉宾不少是“托”,相亲变为“演戏”;

  五是女嘉宾频出“丑闻”“绯闻”,恶俗炒作吸引眼球;

  六是语言暴力充斥节目,嘉宾言语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毒舌”飞舞,缺乏平等交流;

  七是把庸俗当脱俗,让低级趣味成为流行,随意贬低“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突破社会道德底线;

  八是虽为相亲节目,却真情匮乏,真爱难寻。

 [1] [2] [3] 下一页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