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陕西打官司遇家暴可申请保护令 不需缴纳诉讼费用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7-09 07:0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华商报讯(记者宁军 实习记者赵瑞利 通讯员程晓杰) 想离婚却怕丈夫拳脚相加、赡养纠纷中担心兄弟大打出手……为遏制家庭暴力,我省即日起试点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保护令”的申请人不需缴纳诉讼费用。

  昨日,陕西省高院和省妇联共同就“全省法院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试点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省妇联的统计显示,2003年以来,全省县级以上妇联组织受理各类家暴投诉16132人次,受暴者为妻子的占到90%以上,老人占4%,儿童占3.3%,因家暴致死23人。即使进入法律程序,不少婚姻纠纷案的受害女性在分居或对方探视未成年子女时,还遭受男方暴力侵害。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在全国倡导开展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试点工作。陕西省高院积极响应并做了大量准备,今年3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在全省21个基层法院展开试点工作。

  根据《陕西省人民法院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实施规则(试行)》中的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暴力强制、威胁、侮辱、谩骂、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人身保护令”则是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民事诉讼正常进行而采取的一种民事强制措施。

  21个试点基层法院名单

  西安市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蓝田县法院,宝鸡市金台区、陇县法院,咸阳市秦都区、乾县法院,渭南市华县、大荔县法院,榆林市榆阳区、清涧县法院,延安市宝塔区、子长县法院,铜川市印台区法院,汉中市汉台区、勉县法院,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法院,商洛市洛南县、山阳县法院。

  规则解读

  三类案件可申请“保护令”

  三类民事案件可申请“人身保护令”:一是婚姻和抚养、赡养、扶养等家庭纠纷案件;二是继承纠纷;三是婚姻自主权、人身自由权、人身损害赔偿等人格权纠纷案件。刑事自诉案件涉及家庭暴力的,也可参照执行。

  在诉前、诉中申请均可以

  申请人需为家暴行为的受害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婚姻、家庭关系,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特殊情况也可口头申请。

  人身保护令分为诉前紧急保护令和诉中保护令。人身保护令的申请,受害人居住地、加害人居住地和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法院均可管辖。

  申请“保护令”应提交证据

  除对方自认有家庭暴力行为或家庭暴力明显倾向外,申请人应提交以下一项或多项证据:一,伤情照片或病历、医疗机构检查报告;二,亲友或村(居)委会成员等作出的证人证言;三,公安机关的接警、出警、询问记录或警察证言;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相关记录和证明;五,信件、录音、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证据;六,加害人的悔过书、保证书等;七,其他能够证明存在家庭暴力或家庭暴力明显倾向的证据。

  可令被申请人搬出共同住处

  人身保护令的裁定,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保护措施:一,禁止被申请人殴打、暴力胁迫、威胁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二,禁止被申请人跟踪申请人,或通过信件、电话和网络等方式骚扰申请人;三,责令被申请人搬出双方共同住处,或禁止被申请人进入申请人住所及其他活动场所;四,中止被申请人对其未成年受害子女行使监护权或探视权;五,为保护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人身保护令保护期限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长可至案件裁判生效之日。

  违反“保护令”可司法拘留

  法院对违反人身保护令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对违反人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司法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申请人经处罚后再次违反人身保护令的,法院可作出更严厉处罚。

编辑:朱羽喆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西安5部门联动防父母暴打孩子 举报家庭暴力奖励 06-26 04:36
陕西年内试行民事保护令 避免女性遭受家庭暴力 04-08 03:37
年近六旬老太不堪忍受家庭暴力用斧头砸死丈夫 04-01 14:12
09年陕西接家庭暴力投诉1495件次 “小三”成主因 03-08 09:37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