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构建中原经济区专家建言献策 不能牺牲农业和粮食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河网  2010-07-09 09:4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大河网讯 如果说国家的全局战略发展是一个棋盘,河南无疑是棋盘上最重要的棋子之一: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中,河南是中部崛起的关键环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河南是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区;历数优势,河南有区位、交通、资源、人力……

  7月8日,省委政研室、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社联合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各界专家围绕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功能定位、切入点、特色空间,以及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等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人民的呼唤,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一条火红丝带,即将舞动中原。

  中原经济区 必须“动”起来

  专家说,成立中原经济区是可行的、具备条件的;河南振兴是中原崛起的必然走向、必然选择。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说,呼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愿望,要落实到一个字上——“动”,必须动起来。

  一是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对于我们河南这个近1亿人口的大省来说,统一思想很重要。构建中原经济区这么大的举措,没有统一思想很难实施。统一思想就是要体现一种共同的意志,反映河南人民共同的迫切愿望,表达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只有这么做,河南才能振兴,才能促进中原崛起。

  二是抢抓机遇、争取主动。河南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目前,区域经济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选好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抓住机遇,选准路子,就争取了主动。粮食核心区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懈怠,建设粮食核心区是河南人民的责任。因此,粮食核心区必须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支撑,我们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的态度必须非常坚定。

  三是发挥优势、提升带动。我们有很多优势,而且这些优势是别的地方不能相比的独特优势。

  四是借势聚力、整体推动。要善于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比如中央各部委、兄弟省份,港澳台、海外同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他们对河南的发展都很感兴趣,要充分发挥、借用优势。

  五是营造氛围、宣传发动。要集思广益,形成全省上下都关注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都愿意参与到构建中原经济区工作之中来的氛围,达成群众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原经济区是战略思路延续

  经济区,通常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枢纽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其特点是地理空间连续、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集聚并趋于一体化。

  我们所提的“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无法依存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这是河南整体发展思路的延续。”《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研究》课题组组长欧继中说,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涵盖中原崛起的整个内涵,有利于把我省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起来,持续下去,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为中原崛起提供一个集聚产业、集聚资本、集聚政策的发展平台,促进中原崛起目标的早日实现。

  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

  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特色、切入点等具体问题,专家各抒己见。但是,他们的意见中,有一条不约而同: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说,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性。

  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认为,要使中原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功能定位,还是发展路径,都应具有区域特色和独有优势。而对于河南来说,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其他省份和区域无法替代、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

  找准切入点

  推进城镇化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不可懈怠的责任,也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砝码,这已成为专家们的共识。不过,专家们同时也指出,仅靠粮食生产却无法“立”起来。那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该如何推动?

  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建议,应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城乡统筹的结合点,促进产业、人口、生产要素“三集聚”,形成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针对如何加快推进城镇化,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廖富洲建议,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省辖市为依托,形成辐射能力强的城市群,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将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力培育特色中心镇,区分不同情况,把一些重点镇建设成为城市组团(并入城市),或发展成为小城市和新型农村服务社区等。

编辑:叶萍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