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南京7岁男童掉进15米深管桩 被困20小时获救(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07-09 10: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救援人员切割管桩。张于郭小川摄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7月9日报道又一起坠落桩井事故!看到南通小男孩的这番遭遇,相信很多人都会记起离我们远去的另一个大男孩——4月4日晚9点,南京下关区幕府西路金域中央3期工地,19岁的操作工孙克伟坠入26米深桩井;事隔12天零2小时后,4月16日晚11点50分左右,小孙的遗体终于出桩。

  那么,和南通这个幸运的小男孩相比,南京这次救援小孙到底难在哪里呢?

  A、方案复杂

  挖掘中,大家比较倾向于“钢护桶”方案,就是在桩井四周用总长30多米、直径1.4米的钢桶加固挖掘开的四周土层,以防止地下泥土的塌方。但由于越往下挖掘就越险,在钢护桶的基础上往下挖掘,又采用了“砖护壁”的方案。

  这个“砖护壁”方案就是边挖掘泥土,边在四周就地砌砖墙,等墙砖凝固后再往下挖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砖护体”。

  B、渗水+暴雨

  “钢护桶+砖护壁”方案确定后,救援施工一度进展很快,第3天就下挖接近16米,但很快就遭遇了地下流沙尘的土涌现象,地下土不断上涌,可能跟此处以前曾是窑厂有关,土质相对疏松。

  接下来的救援中还遇到了下暴雨的状况,尽管施工挖掘口的上方覆盖了雨棚,但地下水的渗水和土涌两大难题接踵而至,给救援者带来很大危险,救援方不得不采取了在救援口四周打井降水、降压,先后打六七个大小井,这个降水降压的辅助时间花去了3天,这3天几乎每天只下挖1米多,其中还有不少“回升现象”。

  C、塌方严重

  临近落井者小孙最深处塌方严重,情势十分危急。就在小孙的遗体从落井的26米处仅上升了四五米,下面就再次发生了塌方。

  追问:悲剧能否不再上演?

  事实上,坠落桩井的惨剧早已不是新闻。当我们为遇难者扼腕叹息时,是否想过:谁才是造成这些不幸的元凶?

  那些疏于管理的工地,频频发生各种事故,对他们的约束又在哪里?如果治理“安全”的手段仅仅是一罚了之,那么,想避免“小孙们”的惨剧该有多难……

  一个7岁的小男孩,一段深入地下15米的窄窄的管桩——当二者发生交集时,一个让人揪心的事件发生了:7日下午6时许,卢宇鹏,这个7岁的小男孩失足掉进南通开发区一个建筑工地的管桩内。这个深入地下达15米、内径仅有30厘米的管桩,仿佛大张着死亡之口,将男孩的身体深深地吞进肚中。

  南通当地超过500名水利、施工专家、政府官员以及公安、消防、民工,投入到了这场生死营救中。一套又一套营救方案尝试后又被否决,但所有救援人员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守中,昨天中午,随着一台180吨大吊车的发力,深嵌地下的管桩被缓缓拔起。

  经过对管桩的两次切割,昨天下午2时18分,遭受死亡威胁长达20小时的鹏鹏终于成功获救。

  7日傍晚18时45分,南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报警电话急遽响起。对方称一名到南通姨妈家走亲戚的如皋7岁男孩,在南通开发区军山汇贤居二期建筑工地附近玩耍时,不慎失足掉进了工地上已打入地下的管桩内!

  按照常规出警的公安、消防官兵到现场一看,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吞没小孩的管桩,地面上只露出一个巨大的黑洞,深不可测。用探照灯一照,只能看见小孩的一条腿和两只并拢在一起的胳膊——经过调查,这只管桩长度达15米,而内侧直径只有不到30厘米,且内壁粗糙,布满不规则的小石块。测量后发现,被困男孩被紧紧地卡在管桩深处约8米左右的地方。

  面对救援人员,出于求生的本能,小孩不停地大喊“救命”。

  经分析,被困男孩头上脚下掉进了管桩,但一条腿被卡在了胸前的位置。万幸的是,和周围密布的管桩中淤存大量积水不同,仅有这根管桩中没有积水,这也给这名男孩创造了生还的可能。

  男孩名叫卢宇鹏,今年7岁,暑假开学后才上一年级,系如皋市雪案镇万福村人。幼儿园毕业后的这个暑假,他跟着外婆到位于南通开发区军山汇贤居25幢的姨妈家走亲戚。当天下午,小宇鹏在姨妈家楼下的建筑工地玩耍,但转眼间,小宇鹏却消失在家人的视线中。不久,一名居民突然听到附近传出“救命”的喊声,大家多方寻找,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后,焦急的人们才在这根管桩中,看到了呼救的小男孩。

  “只能看到孩子的一条腿和两条胳膊,我当时脑子里‘轰’地一下,就感觉孩子没救了。”男孩的父亲卢红兵说。当晚7点多,他从苏州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事发现场,看到眼前的情形,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卢红兵的担心也正是救援人员的苦恼之处。虽然没有地动山摇般的险情,但这根张着大口的管桩,却向陆续前来增援的消防、公安、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了挑战。

  行不通!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数人围观跳河女子水中挣扎溺亡 仅一人试图营救 06-19 18:57
南京一女研究生失恋欲跳崖轻生 遗言帖引网友营救 06-16 05:52
大货车刹车失灵连撞三车1死7伤 50余人营救(组图) 05-23 10:00
英海军将出动舰只营救滞留法国的英国人(组图) 04-19 11:58
地震中已成功营救17000余人 计划下周600学生复课 04-17 08:00
玉树一民族师范学校30余学生被埋 正在组织营救 04-14 16:19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