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7月11日报道 7月7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外发布本市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11%,上线(预警线)为16%,下线为3%。
本报记者整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个省市公布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数据显示,8省市中,河北各项指导线涨幅均最大。而北京的基准线、上线和下线都是最低的,特别是上线方面,北京严格控制在16%。
专家认为,北京的涨幅卡得最严,表明国家在有意缩小各地工资水平差距,指导线上线标准主要针对电力、电信、金融等垄断行业制定,严控上线不仅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更攸关社会公平与正义。
工资指导线·基准线
8个省市工资增长全超10%
本报统计的已公布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8个省市全部是以工资增长率的形式发布的,且都超过了10%。
7月7日,北京市人保局公布了本市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平均水平(即基准线)为11%,这条指导线与2008年相比下调了0.5%。而2009年本市没有推出企业工资指导线。
其他几个省市中,河北、天津、山东等5省市增长基准线为15%,并列第一;吉林、江西两省也高于北京,分为为13%和12%。
●专家解析
各地提工资偏重生产一线
专家指出,2009年,我国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而今年上半年各地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各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渐提高,各地对今年的经济预期持乐观态度。
专家表示,各地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都表示,各类企业在确定本企业工资增长时,应当着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的生产一线及技术工人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
比如北京就规定,对工资水平低于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0%及本企业平均工资,或两年未增资及工资增长缓慢的人员,要予以倾斜,其工资增幅应当高于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增幅。生产一线及技术工人岗位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工资不得增长。
工资指导线·上线
垄断行业工资北京专门设限
在上线方面,河北最高,达到28%;北京最低,仅为16%。
此外,上线达到或超过20%的省市共5个,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垄断行业的高工资一直被社会所关注,这次北京针对垄断行业专门提出,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及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得突破基准线;北京市属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一般不得突破上线(预警线)。
●专家解析
制定上线攸关社会公平与正义
专家表示,上线标准主要是针对垄断行业来制定的。
早在2006年,就有官员披露,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这些行业的企业一边以成本增加、经营困难等理由涨价,一边又对给自己涨工资谋福利不遗余力。
专家认为,对垄断行业的高薪高福利进行有效调节不仅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更攸关社会公平与正义。
垄断企业薪水增幅被严格控制,是稳定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较好解决方案。
热点释疑
北京工资指导线为何较低?
为什么北京工资指导线相对于全国来说较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经济学博士曾康华认为,北京工资指导线较低,正好反映出北京市工资水平高的事实。
如果让北京工资指导线与全国平均线相当甚至更高,那么,北京市工资水平与其他7省市工资水平的差距就会更大,这显然不符合逐渐缩小各地工资水平差距的政府政策调控意图,所以北京工资指导线较低。
而且在曾康华看来,北京工资指导线是北京市根据国家对各地工资水平进行宏观调控的意图来确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对各地工资水平的调控力度加大了。
“某地区工资增长的上线高意味着该地区工资水平增长快,反之意味着增长慢。”曾康华说。
曾康华认为,国家对各地工资水平进行宏观调控的意图,反映出国家要调节各地工资水平的差距的意图,使各地工资水平的差距不至于太大。
观点碰撞
工资指导线对调节贫富差距有无作用?
瀚森国际管理咨询机构经济分析师李昂说,对于民企来说,上线的指导效果并不大。
“如果说控制了垄断行业,可规定中又表明不要求企业强制执行,工资指导线存在的意义实在有限。”李昂说。
曾康华不完全赞同李昂的观点。曾康华说,工资指导线对各地工资水平进行宏观调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的国家,如果国家不确定工资指导线,在工资上将会出现“马太效应”,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工资水平越高,而且随着经济增长,工资水平会越来越高。这显然与我国倡导“共同致富”的理念背道而驰。
曾康华介绍,现在即使是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规定限制企业高管的年薪,这实际上也是发达国家调控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差距的举措,类似于我国的工资指导线。
“现在我国的工资指导线只是对企业的一个参考,并没有进行强制性实施。无论是工资指导线还是工资指导价位,都只是政府部门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指导性信息。”曾康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