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调查·策划
中国教育进入拼爹时代 孩子如同青菜被挑来捡去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7-13 13:2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孩子们的尴尬未来

  笔试。“1、3、7、8和2、4这两组数字有什么共同点?”

  面试。“现场即兴作一首题为秋天的诗。”

  这都是幼儿园升小学的经典试题,其难度足以令无数成年人折腰汗颜。本地生源录满了,剩下小部分名额才让外地孩子通过一道道关卡来竞争。

  而“山寨幼儿园”出身的孩子,为提高成功率,只得像现在大学生投简历一样,走马灯似地出入于各校,轮流招架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曾有一个孩子,一圈考下来,哪个小学都没考上,家长无奈之下找到教育局。教育局虽承诺一定解决入学问题,但只能安排在五环开外的小学。“教育部门总说不要让幼教小学化,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面对这些艰难甚至可以说是刁难性的考试,还轻松得了吗?”杨“园长”抱怨道。

  据杨“园长”回忆,有一次,她和家长带着学前班几十个孩子去参加某小学的考试,凌晨4点赶到时,小学门前已挤满了人,只招90个名额,却有200多人去应试。笔试有十个题目,面试时有四位考官,全考下来得一个半小时,程序相当复杂。

  “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怎能对孩子像选青菜一样,挑来捡去?虽然有些问题是长期发展不足造成的,无法一蹴而就,但还是希望政府为这些外来务工者多做一些实事,解决好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杨“园长”说。

  收编还是取缔?

  采访中,杨“园长”一直强调,“山寨园的确是游离在现行体制之外,但是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孩子要到哪里去?我们纵然有千般不好,但收容终归胜过抛弃。”

  记者在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的网页上看到,截止到2003年6月,已注册民办幼儿园包括中外合作开办的仅有66所。这些民办园不仅数量少,而且费用极高。从一份北京某双语幼儿园的收费明细表上看出,孩子的月平均费用竟高达6000元,远远超出了工薪家庭的承受能力。

  随着新生人口的大幅增长,近三年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中,户籍人口占49%,非户籍占51%,现有的幼儿园资源仅能满足一半的入园需求。而北京拥有合法身份的幼儿园却在不断减少,据北京市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共1266所合法幼儿园,比起 1996年北京市共3056所幼儿园,下降了58.57%。

  而据《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全市共有“山寨幼儿园”1298所,超过全市注册的1266所幼儿园。办园经费不足、教师队伍不稳,收费混乱是“山寨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今年北京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杜雨田曾提案建议,应制定北京市学前教育总体规划,尽快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对此,市教委答复表示,曾提出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设想,并进行过经费预算。但由于财政支出有限,政府目前尚无能力支付。

  其实就投入一项来说,以2008年为例,十几亿元教育附加费中,仅有0.39亿元投向学前教育,占总数的3.1%。且这为数不多的钱都投入到了城八区的145所公办园。那些幼儿园很多本身就具备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和师资,国家拨款对他们来说就是“锦上添花”。而那些条件简陋、真正亟需雪中送炭的“山寨幼儿园”却只能孤军奋战,享受不到半点政策扶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朵在辛勤的浇灌下欣欣向荣,另一朵却因无人灌溉生存多艰。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表示,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构建多样化的办园体制,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如何正确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学前教育,规范和完善社会力量办园?政府没有给出答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如果仅仅是由于安全问题、办学质量等被取缔,还是会死灰复燃,“政府资金入注,帮助其改善。这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经过办学资质审核,成为正式的有办学资质的幼儿园。”

  暮色渐浓。记者结束采访,沿途返回。胡同两侧的练歌房传出激情澎湃的歌声,成人用品商店也打出电子显示屏。一墙之隔,墙内是破落的批发市场和散落在市场深处的“山寨幼儿园”,墙外是在晚霞的辉映下愈显巍峨的写字楼。一出胡同,便是车水马龙的公路。

  还有多少无处可去的儿童,正淹没在这夜色之中?

  点评:中国教育的“拼爹”时代

  【作者】廖保平(资深评论人士)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既得利益者从不公平中获得好处,就等于剥夺贫困者受教育的机会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中国,教育不公已经备受诟病,尤其是受教育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存在教育不公现象,有的因为没有户籍而无处可读,有的因为学费高昂而无钱可读,有的因为冒名顶替而无从可读,有的因为加分泛滥而无缘可读……林林总总,已经让公众觉得教育不公成了中国社会中最不公平的事情之一,不进行刮骨疗伤式的改革难以重建信心。

  中共十七大报告曾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因此,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维护教育公平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教育不公不仅让教育丧失社会阶层流动的调节器功能,还将严重损伤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的不公加剧社会公平,我们很难想像一个阶层疑固、差距悬殊、彼此割裂的社会,将是一个可爱的社会。

  中央对教育公平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但推进教育公平如此艰难,以致社会积怨如此之深,一方面因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让教育公平推进阻力重重。

  既得利益者当然很喜欢排他性的不公平,这会让他们有“大显身手”的空间,能从中暗箱操作、批条子、打招呼,甚至从量身定制的游戏规则中得利。拿高考加分泛滥来讲,正是设计有条件可钻的空子,让有背景的家庭可以通过“条件”运作来为子女获得便利,从不公平中得到好处。又比如虽然打破教育上的户籍限制,将会让教育的投入、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不再受户籍影响,但也必然“挤占”既得利益者的教育资源,因而遭到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有关。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既得利益者从不公平中获得好处,就等于剥夺贫困者受教育的机会,有家庭背景的学生靠权力、金钱获得择校机会,就等于让下层家庭学生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在一加一减之中,埋下了学生将来在就业、生活的种种不公,当这种不公平不断被固化,每一个人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而是依靠“拼爹”,必将造成强者通吃,强者恒强的格局。

  改变这一格局,有赖教育体制改革,但长期以来,我们所谓的教育体制改革,不过是一场场“内部人改革”,就是说,由掌控教育资源的行政部门主导改革,作为既得利益者,其改革只会让近水楼台者先得月,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往往是被这些改革“改”掉的,于是,教育市场看似更开放了,其实优质教育仍被既得利益者霸占。

  造成如此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改革变成既得利益者的闭门造车,想怎么造就怎么造,最终让教育偏离公平的轨道。要想打破现有格局,必须建立公共政策决策机制,让公众参与到改革的决策中来,通过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来遏止既得利益者通吃的局面,使教育公平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遗憾的是,我们仍然不能在这方面看到大的改变,现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教改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虽然,这次教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既没有搞听证会,也不有进行公开讨论,很难说建立了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也很难说有什么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更很难说不会被既得利益者左右,最终偏离公平的轨道。但愿我这只是杞人之忧吧。(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