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对掉在玉米地里的气象探空仪好奇不已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形状怪异、闪闪发光。13日清早,邢师傅在自家玉米地发现了一个“不速之客”,“我当时还以为是‘UFO’,带回家还被老婆责怪,怕是炸弹。”揭开“UFO”的面纱,原来是一个气象探空仪。
昨日,记者来到户县玉蝉乡渼陂新村。得知邢志龙捡了个“UFO”,不少村民赶去看热闹。记者看到这个“怪东西”上边是一个破碎的橡胶气球,中间是几块外表贴着锡纸的长、宽约40厘米的正方形薄板组成的“十字形”立方体,下面吊着一个小塑料盒子,打开后能看到两层塑料泡沫之间有个“电路板”。“刚发现时,下面的这个盒子很烫手,后来温度才慢慢降了下去。”邢志龙说。
小塑料盒子上“GZZ8型数字式探空仪”的字样,让大家排除了这是“UFO”的猜想。可是这个东西来自哪里,又怎么会掉下来,村民还是比较好奇。
西安市气象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揭开了“UFO”的面纱。原来,西安市每天凌晨1时15分、7时15分和19时15分都要放飞1个数字式探空仪,每天共3个。每个探空仪造价数百元,由氢气球带至1万至2万米的高空,随着风飘,在这个过程中搜集高空的风向、风速、水汽、云层等信息,并即时通过雷达传回。据介绍,氢气球在飘扬一段时间后,会因高空压力破碎,探空仪自然会掉落。因为重量很轻,坠落的探空仪不会对人身造成危害。本报记者 郭晓蓉 实习记者 毛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