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周艳涛) 昨日,一则“我国已将中暑列为法定职业病”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暑认定为职业病后,按照工伤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程序较繁琐,可操作性不强。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监督二处处长汤淳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将中暑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全总目前正在与政府有关部门磋商,建议通过调研制订全国防暑降温工作规范文件,进一步加强高温季节劳动保护工作。据了解,中暑纳入法定职业病已有20多年。
然而,在记者调查中,大多劳动者对中暑能否算职业病,却不清楚。“中暑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休息休息,喝点藿香正气水就好了,不会算是职业病吧,我感觉职业病都是经常在有毒有害气体条件下工作产生的。”在西安高新区工作的杨燕说。
省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说,如果职工发生职业中暑,必须到具有资格的职业病防治诊断机构进行确认。目前,全省有18家职业病的专门诊断机构,因职业中暑的劳动者须到单位所在地或者户籍所在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提供职业史、工作场所与环境等证明后,诊断机构才能确定劳动者是否患了职业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温中暑只有在认定为职业病后,才能列为工伤。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处有关负责人则认为,目前,一般企业在职工发生中暑后,大多企业都会报销医药费,但因中暑而申请为工伤的很少。他认为高温中暑的劳动者要先到指定的机构进行诊断,诊断为职业病后,才能算工伤,申请程序繁琐,一般的劳动者中暑,很快就会好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争取这一权益。
为此,也有专家认为,应将中暑等同于工作时间在工作岗位工作受的伤害,可直接申请为工伤,让中暑者尽快享受到工伤待遇。单位在职工中暑后,应负责其医药费,不能因此出现扣工资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