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拍砖
应把杨凌建成“国家农业创新城市”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启动杨凌设市工作。昨天会议上的“杨凌次核心城市策划报告”,是杨凌示范区正式绘出的“一纸蓝图”。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完善方案的意见。
拍出第一砖的是省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他说:“杨凌本来就是田园都市,方案为什么不把农产品加工业单列出来呢?人人都要吃饭,杨凌要重点发展涉农产业、涉农工业、涉农服务业、涉农金融业和保险业,一定要紧抓农业。”
对于方案中提出的发展旅游,他直截了当地说:“杨凌要想让旅游成为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旅游集散地,是不可能的。”
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少言说:“这份方案没有提到杨凌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着重研究如何与西安发展相结合。”
科技部火炬中心巡视员马彦民称,杨凌发展还是应该定位在农业上,建议还是把杨凌建成“国家农业创新城市”,或者“世界一流农业创新城市”,在国家支持下,完全有可能建成这样的城市;此外,方案还是要考虑长远一些,对全球的农业发展要有预测、有研究。
专家建议
杨凌应该更名为邰城市
“杨凌是把杨陵改成了杨凌,设市后,建议考虑改成邰城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吕仁义称,杨凌是东方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的封地就叫邰城,建议杨凌设市后改成邰城市。
对此,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劲松表示并不赞同。
冷劲松介绍,杨凌原名杨陵,因境内有隋代开国皇帝杨坚的陵墓而得名,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杨陵更名为杨凌,凌与陵同音,“凌”也有凌云壮志的意思,并且杨凌这一名称,已有了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如果再更名,大家认同起来恐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王晓亮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