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南峰,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岚皋县。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从事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至今。2001年5月至今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队长、研究员。
1982年至1986年,参与主持了秦都雍城、秦公陵园、秦公一号大墓和秦宗庙遗址等大型项目的考古勘查、钻探和发掘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新编秦汉瓦当图录》、《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蕲年、榆阳、年宫考》等图录、论文、简报等十余篇(部)。
1987年至1994年,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资料室主任,完成了考古所田野出土文物资料的收缴、整理和入库,新建起考古标本陈列室,筹办了香港唐代文物展览。并发表了《物华天宝—唐代妇女的物质生活》、《唐窦氏夫人墓志跋》等研究成果。
1992年3月到1993年3月,在日本东京埋藏文化财研究中心和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研修考古学。并发表了《日本动物考古学的现状和课题》等论文。
1994年至2000年,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阳陵考古队队长,先后主持了唐李晦墓、秦汉蕲年宫区、阳陵邑及秦公陵园第三次钻探等大型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独立或合作发表了《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汉代京城、帝陵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纪要》、《阳陵—堪与“秦兵马俑”媲美的考古大发现》、《汉阳陵发现的陪葬墓园》等专著、图录、论文和简报三十多篇(部)。其著作《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被日本学者翻译并在日发表;论文《前汉景帝阳陵考古发掘の概要》、《中国の皇帝陵を语る》在日本学术刊物《季刊考古学》和《古代文化》上发表。
1999年,主持完成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筹建和布展工作。
1998年,被国家人事部、文物局授予“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2002年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3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