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贵
波普艺术倡导者安迪沃霍尔曾说过一句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有成名15分钟的机会。”为了这成名15分钟的机会,19岁的少女小曼(化名)不仅参加了超过百场的选秀,甚至还想通过参加与自己年龄并不相符的相亲节目出名。不仅如此,还以绝食为手段向下岗的母亲索要10万元“包装费”。
虽说成名之途“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地球人都知道,个体选择于连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路径而一夜成名,注定难脱“悲剧英雄”之宿命。在我看来,19岁少女休学选秀有悖常规情理和基本理性。至少,当事者既未能客观充分地估价成名之个体“内因”现实性及家庭“外因”可能性,又未能对屡选屡挫理性反思切中肯綮。然而,需要问的是,究竟是谁让19岁少女走向休学选秀的“梁山”?
眼下,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选秀节目数不胜数,监管部门熟视无睹,电视机构趋之若鹜,少男少女疯疯癫癫声嘶力竭欲仙欲死,能不诱惑怂恿小曼们 “心动不如行动”吗?刚接过吴宗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主持之棒的歌手庾澄庆直言不讳,眼下选秀节目泛滥给观众特别是年轻人造成一种“当明星并没那么困难”的印象,其实“这个舞台,不是人人都能上来的”。
更何况,现如今除了有铺天盖地的电视选秀节目选出这女那女的“银屏红人”外;更有借以“不择手段”自我炒作颠覆公序良俗践踏主流价值的成名怪胎在网上层出不穷,把涉世未深心智未全的少男少女们撩拨得心旌摇动热血沸腾,能不让他们亦步亦趋盲目尾随吗?因此,我们与其反诘19岁少女休学选秀之是非,毋宁叩问:究竟是谁把19岁少女逼向休学选秀的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