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样生命,凋零在一个风雨欲来的黑夜。彭慧(化名),梅州嘉应大学大二学生,6月29日夜,她在学校图书馆8楼天台遭人割喉。
至今没有人知道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案悬疑重重:她为何在黑夜上了天台?凶徒一刀封喉,是职业杀手,还是认识她的其他人?对方为什么要杀死她?
目前,广东省公安厅已派出刑侦、技术人员奔赴梅州,对此案展开调查。
惨剧
大二女生校内遇害
昨天上午,遇害女大学生彭慧的家人接到了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提供的鉴定结论通知书,根据通知书内容,经过尸体检验,鉴定结论为:彭慧颈部被锐器切割失血性休克死亡。
至此,彭慧的死因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围绕该案的诸多疑团仍在调查中。
彭慧是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人,今年23岁,2008年7月考上嘉应大学文学院,遇害前担任所在班班长和校文学社副社长。
据彭慧的亲属介绍,他们从警方得到的消息是:6月29日晚9时03分,有人在嘉应大学图书馆的8楼平台发现倒在血泊中的彭慧,随即报警。警方赶到后确认,彭慧已死,遇害时间应该在当晚7时到9时之间。而据该校学生向记者反映,由于当时学校的期末考试还未结束,这一时段在图书馆看书的学生很多,但让人颇感蹊跷的是,案发时现场没有目击证人,也无人听到呼救,现场没有搏斗迹象。
据一位参与办案的当地警方人士向记者透露,凶犯手段十分残忍,也相当“职业”:一刀下去,就割断了受害者的喉管、食管和动脉,且刀口很深。
日前,梅江警方有关领导专程探望了受害者家属,表示警方正全力缉凶。
悬疑
情杀仇杀都不可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彭慧的亲属认为,彭慧既不是死于仇杀,也不是死于情杀。
彭慧的舅舅告诉记者,以彭慧柔弱善良的个性,以她仅仅是一个学生班长的身份,不可能跟什么人结下深仇大恨,导致惨遭残杀。彭慧的同学也向记者证实,彭慧不多事,对人很友好,上大学期间也没有与什么人结怨。彭慧出事后,她的很多同学分别从五华和广州赶来,探望她父母。
彭慧最要好的同学小向告诉记者,彭慧上大学期间,虽曾有男生追求过她,但双方交往的时间很短,“都是靠手机或信息联系,只能算是比较谈得来的异性朋友吧”。彭慧的堂哥彭广文则谈到,经公安机关调查,彭慧遇害前没有在社会上结交男朋友,情杀的可能性目前已被警方排除。
凶手熟悉学校环境
无论是亲人,还是同学,都认为彭慧之死充满诸多悬疑。
有嘉应大学学生对记者表示,在校园内,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装有摄像头,但在图书馆一楼到七楼的阅览室却没有安装摄像头,楼梯、走廊、8楼天台处也没有,只在图书馆的一楼入口处有一个摄像头。据彭慧的家属称,即使这唯一的一个摄像头,在警方调取查阅时,也发现图像模糊不清,“录下的影像就像前面有一块磨砂玻璃一样,只看到人影,看不清真面目”。杀手选择在图书馆作案,是不是因为掌握到了这里的安全漏洞?
学校大门口有保安,图书馆要用学生卡刷卡才能进入,凶手要进入学校,进入图书馆,再在没有装摄像头的图书馆8楼将彭慧杀害,之后又能不留任何痕迹地逃走;而且此时正是上晚自习时间,在人流量较大、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作案,这是一件难事,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如果是,对校园情况如此熟悉的凶手又是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