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一体化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现实的必要
最后一个问题,我说一点实际问题,就是秦文明开掘与西咸一体化,作为三秦子弟,我说一些自己的看法,西咸一体化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现实的必要,因为我们都知道咸阳市在历史上诞生的年代要比长安早,正是因为秦文明在社会动荡的风暴中被摧毁,被烧成了废墟,秦帝国、春秋战国时代500、600年积累的文明化为灰迹,西咸一体化是一种历史,又是现实的需要,西咸一体化几十年一直在发展,现在可以说进展到最好的阶段,追求西咸一体化,咸阳好像比西安还要热情更大,咸阳的朋友说,我们不是害怕被西安吞掉,我们张开双臂拥抱西安,我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地位。
无论从历史和现实讲,西咸一体化都是一种必然,因为一个大城市的辐射区这么近,特大型城市有自己很大的辐射力,在它的辐射力之内,你肯定不能成为第二个特大城市,西安和咸阳如果不寻求一体化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
第二个小问题是,我觉得在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无论是西安也好,无论是咸阳也好,还是扩大到陕西也好,以及在中国的典型省份河南,这样一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太丰厚,所以本省对如何开发历史文化产业有不自觉的眩晕感,就是弄的不知道本地的历史文化哪里是核心的,比如说遗存太多、墓葬太多等等,所以有很多巨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历史遗存,在陕西境遇非常可怜。
我的意思不是谴责陕西省这方面做的不好,而是我们的文物很多,有时候确实顾不过来,但是这种眩晕感必须消失,要不然我们的历史文化产业必将出现混乱的局面,克服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眩晕感,就是克服西咸一体化的瓶颈,眩晕感实际上是我们在很多问题方面,不能很好的清理遗产和确立重点的瓶颈。如果咸阳市还想秦汉唐一体化的搞,认为这是表现全面开发的话,实际上恰恰和西安形成了争夺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西安也想搞搞秦汉唐,所以眩晕感我们必须克服,我们必须在规划意义上,有效的分配陕西省的历史文化资源,清理我们的文明遗存,确定我们的重点,比如说就开发秦文明来说,西安肯定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因为它东有临潼,西有咸阳,那么这两个地方也要分清楚重点,临潼显然是秦大型遗存的保护开发为重点,而咸阳市则是历史遗存相对少,但是又具有咸阳这个名称,又具有地理概念,又具有历史风貌等等,是活体秦文明最好的根据地,我们把不同重点明确清楚了,秦文明作为历史文化产业的开发,标志着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中,你选择哪一个作为重点,这意味着当今政府、意味着开发主体的精神的诉求。
咸阳如果在活体开发秦文明的理念上,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觉得秦文明开发在陕西,应该作为陕西全省的文明开发的重点对待,当然秦文明在历史文化的遗存上有地域性,这些遗存大多数都落在陕西省的土地上,我们三秦人民有义务对它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开发。
我昨天跟嘉宾说,我们始皇陵的保护确实不让我们满意,我们秦始皇陵完全没有纵深感,我们对陵墓保护最好的是中山陵,我们沿山走进去留有纵深感,我们对这座有超级意义的陵墓,我们听任开发商把它作为挣小钱的地方,这样前景肯定不会很理想。
我曾经听到一个规划想法,要把骊山和秦始皇陵之间修一条高速公路,把秦始皇陵的门倒开,把北边的门封起来,不管这个考虑有多少现实性,但是我认为这个规划对历史破坏非常大,骊山应该是一个自然景观,里面可以有少许的历史文化的概念,如果搞成高速公路,全部搞成了现代化的,那秦始皇陵就成小公园了,就更没有沧桑感和纵深感。挖掘秦文明对陕西省更具有意义,因为如何确定重点,我们不但要做到开发和保护,而且要达到真正的经济效益,我们要树立一个理念,真正的高端的、花成本的保护一定会带来效益,眼前急功近利、摧毁性的所谓的开发,不但把文物没有保护好,而且一定争取不来效益,只能把群众召唤到场景上做各种各样的小表演。
我觉得咸阳市开这样的高层论坛有深刻的意义,我觉得咸阳是秦文明开发的龙头,我们给咸阳想了一句城市口号,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华夏统一文明之都,我觉得咸阳城应该展现自己内在的文化含量、内在的文明沉淀,应该在活体沉淀上下工夫。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咸阳市的秦文明开发、历史文化产业开发,再一个高起点上迈进,咸阳的建筑群事实上已经开始了规划,我们希望实现了一个再现秦文明的建筑群落。
另外,我刚才说到合理调配历史文化资源来讲,昨天跟咸阳的朋友谈到,咸阳自觉的把唐陵,像茂陵等,把这些大型的遗存管理好,咸阳注定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秦文明开发的龙头。对咸阳的秦文明开发我们给予厚望。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