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记者 乔静 杨毅)由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咸阳市泾渭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弘扬秦文化与建设大西安——中国大秦文化高层论坛”今日开幕。
以下为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周萍在论坛现场的演讲内容:
周萍:大遗址的保护效应在我国如雨后春笋,大遗址如何保护、如何利用,西安的大明宫等做了很多的努力,各个都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国正处在迈进小康社会的时期,旧的价值观不断更新的时候,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西咸一体化的建设中,我们如何大遗址并将其所涵盖的文化内容展示出来,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接受呢?陕西省的大遗址有分布广、种类全、等级特别高的特点,在全国、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被称作天然的博物馆。
十一五期间,全国有100处大遗址,陕西省入围的就有15处,记得有一位规划大师曾经说过,他说什么是规划人员?什么是规划工作者?实际上规划工作者就是一个农夫,一般的农夫只是拿着铁锹看着哪个地方堵了就疏导,聪明的农夫会向聪明的方式引导水向什么地方流,规划人员应该把握时机。
西安要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要求,在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建设中,要注意文化的聚集和再创造,如果做的不好我们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失去了今天的财富和明天的希望,陕西省文化局局长提出了四点经典,大遗址的保护和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相结合,与当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今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相结合,我们清楚看到目前各个城市的竞争,以后必然转向文化竞争,秦人用了500年从努力变成了帝王,他们用特殊的发展方式扩展了自己的视野,推动了自己的壮大。
秦文化是秦人的文化理念,也是秦朝文化的体现,秦咸阳宫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是保护和发展的载体,下面对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三点意见。
第一条就是认真保护秦咸阳宫的遗址,按照考古发觉工作的程序,运用考古技术手段,准确秦代各处遗址的位置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对它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这是保护遗址最关系所在,再利用回填保护等文物保护手段,结合展示手段,用规划表示它的格局,还有场馆展示。
第二系统展示秦代文化区域,将秦咸阳宫遗址、秦兵马俑遗址等以陇海线为主线,全面展示秦文化的内涵。
三、结合周边文物遗址的展示,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以阿房宫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等一并考虑,同时这个区域将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文化区。
四、注重和咸阳总体规划和泾渭新区规划相结合,道路、水利、电力、防洪等相关专业的规划设计,为展示创造良好的基础展示环境。
五、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让民众走进历史,大遗址的保护面向投入大的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对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性不高,让神秘深奥的历史变得亲和民众,让民众走进历史了解文化,无论你是专家、老百姓,都可以在这里体会到秦朝的信息。
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大遗址保护的必要之路,十一五期间,全国的大遗址保护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第一个向世界遗址保护看齐,保持遗址的完整性,比如说陕西的汉长安城等,有效的保护了遗址的完成性。第二以文物单位为核心,扩大外围区域,形成文化景区,比如说西安的大明宫遗址等等,这些都是以当地的城市建设相结合,使遗址的保护和城市建设和谐。第三以建设地下博物馆的方式,将文物和旅游分布在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多角度的欣赏文物,了解文物保护和修复,同时按照陕西省文物局的统计,目前陕西省在大遗址的保护中运作有四个方式:
第一个以国家出资为主,有效的改善了遗址的环境风貌,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由国家建设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种成效。
三、大明宫的方式,由政府出资、市场参与,大明宫遗址保护的面积是19.14平方公里,大明宫遗址公园是3.2平方公里,周边环境的改造12.74平方公里,在这里拆迁面积300多万,涉及到的人口10万余人,大明宫以整体拆迁、整体建设为保障,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综合品质为基础,建设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示范区。
四、唐城墙遗址公园,地方政府出资,以遗址为依托,建设街心公园,既展示了遗址,又使遗址周边的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不但承担着城市建设的责任,更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保护的思想,做好秦咸阳宫的保护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个以展示秦文化为核心的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谢谢!
王鲁湘:谢谢周萍女士,我们陕西省文化大遗址非常多,更多的集中在关中地区,咸阳如何走出一条大遗址保护的模式,这个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作为不是西安的人,作为不是咸阳的人,如何把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写在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上呢?我觉得这个工作恐怕得让更多的专家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