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解放路(效果图)
高清组图:8月2日起解放路将进行全面改造 2011年元月底完工
8月2日起至明年1月底,西安市解放路五路口至大差市段将实施改造,改造后的解放路宽度将翻倍,达到50米。
路宽将达50米
2003年,市政部门对五路口至火车站段的市政设施已经进行了全面改造。本次改造工程南起大差市,北至五路口,道路全长1170米。
改造后的解放路设计道路红线宽度50米。比起改造前的23米-34米,“新”解放路宽度几乎翻倍。改造后的解放路机动车道宽18米,东西慢车道各宽6米,东西人行道各宽8米,公交港湾处慢车道加宽至8.5米,人行道5.5米,同时还设隔离带。两侧慢车道设有公交专用车道,改造后将极大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休闲购物,为沿线两侧的商业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个改造工程涵盖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电力管沟工程、人行地下通道、人防出入口、热力、电信、天然气、路灯、沿街街具、街景照亮等,其中地下通道位于解放路与东新街交叉口,共有8个出口、4部电梯,以方便市民出行。
“蛛网”全落地
解放路拓宽改造将有五大亮点:
原有混凝土再利用——不但节能环保,同时减少原混凝土路面破碎垃圾及新筑路材料进出运量,缩短工期,减少交通和扰民压力。
雨、污水管道采用新工艺——在雨、污水管道施工中采用HDPE管热熔接口施工工艺,能极大地提高管口连接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改造完成后拆除现状砖涵,彻底实现雨污分流。
采用可调式井框盖——能更好地保证检查井周围平整度,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公交港湾采用彩色涂层——在公交港湾停靠站及公交专用道采用彩色涂层铺装工艺,使得道路的整体线条清晰、美观、漂亮。
全线“蛛网”全部落地——改建后所有的电缆线移至地下,安装景观灯,设置美观实用的市政设施。
-施工时间
24小时施工计划工期6个月
解放路改造工程拟于8月2日全面启动,明年元月底完工,计划总工期6个月。主要改造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雨污水工程、环形地下通道工程以及线网落地、街具整治等街景提升工作。其中管线改迁、交通疏导、便道修建等排障工期1.5个月,道路、雨污水等主体施工工期4.5个月。
针对该地区商业集中、人流密集、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复杂的特点,工程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2日至9月中旬,排障实施阶段。主要完成现状人行道地上地下自来水、热力、天然气、电力、电信等各类管线迁移改造、交通便道修建及临建拆除、环境整治等工作。
第二阶段:9月中旬至11月底,慢车道及人行道施工阶段。完成污水管道及两侧慢车道、人行道施工,同步埋设照明、交通信号线缆,完成电力、电信沟道建设及改造,实施线缆落地。
第三阶段:12月初至2011年元月底,快车道施工阶段。进行新建雨水管道及快车道施工,完成整体工程建设,全面放行交通。
为了保证按期完成改造任务,工程采取昼夜不间断施工,同时加强同市区各部门、各管线单位的协调,确保各分项工程衔接顺畅。
-施工期间
交通不中断路口不封闭
解放路地处城市中心,商业区众多,交通流量大。为了保证正常的交通秩序,在改造期间需合理疏导交通,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西安市红十字急救中心等单位保障正常出入,西一路至西四路等现状路口不封闭,方便沿线单位和群众出行。交管部门表示,届时将对东西两侧的便道进行划线区分,非机动车、行人将靠两侧最外边约3米宽的道路行驶,避免与机动车混行。
据了解,施工期间将不中断交通,道路两侧连接路口不实行封闭,沿街主要单位及主要的出入口予以保留。在交通组织疏导上,合理布置沿线交通,充分考虑市民方便出行、商业正常运营,确保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也希望行人、车辆通行时按照交通标志、标线遵章出行。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周沐辉采写
-现状
设施老化陈旧 制约区域发展
解放路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北至火车站,向南至大差市,属西安市繁华商业区,棚户区密集,交通流量大。
原设计道路为单幅路,中间为18米机非混合车道,两侧为5-16米不等的侧带。道路排水仅靠1953年修建的一条砖涵承载。由于设施老化陈旧,现有道路坑槽和纵横向裂纹严重,车流量大,交通严重堵塞,城市街景杂乱,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瓶颈”。
目前,西安市已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明年4月份世园会也将在西安市举办,解放路作为展示城市容貌的窗口和名片,必须与西安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实施解放路改造工程,对于改善该路段动态交通格局和提升城市容貌、提升该街区商业品位、改善沿街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