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未来西安是一座创业型城市
http://news.hsw.cn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03 08:1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西安,一座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曾被称为“华夏精神故乡”。

  一个月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10年,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一轮的10年西部大开发中,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西安,将迎来怎样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呢?

  《第一财经日报》隆重推出“西望长安”专题报道,探索西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将持续且深度地关注与报道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今后10年,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促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

  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西安,将在这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赢得怎样的发展机遇?在去年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被明确列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目前又正面临着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西安市市长陈宝根。

  发展关键期

  记者: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你认为西安面临哪些机遇?

  陈宝根: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先地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地位予以推进。

  《意见》政策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操作性之强前所未有。今后十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安市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安面临诸多发展机遇。

  一是西部大开发将促进西安战略地位的大幅提升。在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的发展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次中央西部大开发《意见》,又明确提出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推进关中-天水等经济区发展,研究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这些都显示出中央将加大对西安等重点区域的支持,西安在国家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位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也将更大。

  二是西部大开发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安城市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还未根本改变。中央在《意见》中,提出要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

  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了总投资6822亿元的23项重点工程,其中涉及西安的有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今后,中央将“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西安将抓住机遇,争取更多中央大的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布点西安,进一步改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三是西部大开发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中央《意见》提出,要“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出“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支持产业园区适当扩区发展,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申请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等。西安制造业实力较强、科技实力雄厚、开发区发展迅速,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西安将抓住机遇,使产业的规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四是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央《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打造西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等,对西安定位要求、发展期望日益提高,西安将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开发开放。

  同时,中央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在农业发展方面、在改善民生方面,都将加大工作力度。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政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持政策,这其中有许多的机遇可以争取和挖掘。总之,未来10年西部大开发的时期,是西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关键发展期,我们将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确保今后10年全市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再上一个大台阶。

  记者:目前,西安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有什么期许?

  陈宝根: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也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当前,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明显,国际、国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国内外资本看好西部、也看好西安。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我希望能实现西安产业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升效益的目的。

  西安目前具备了承接海内外产业、技术、资本转移的优越条件。西安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

  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西安优势结合起来,关键是要做到有选择的承接,不能盲目的承接。结合西安的实际和未来发展重点,我们将重点承接以下产业:一是以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以延伸和完善航空航天、光机电、电子信息、专用机械产业链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三是以旅游服务设施、景观建设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四是以大力提升金融、保险、电信、物流、商贸、会展、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五是以深度挖掘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加大现有文化产业重组、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六是以交通、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七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公有制经济战略性改组;八是以水利设施、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都市农业项目。

  不刻意安排进入“前十”时间表

  记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的经济总量虽然处在倒数第二位,但近年来增长迅速,今年以来,似有超越哈尔滨、长春的趋势。在这方面,西安有进入“前十”的时间表吗?

  陈宝根: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这么三句话:

  第一,西安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持续发展期。1998年,西安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6年之后的2004年达到1000亿元,又4年之后的2008年突破了20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西安经济总量可以超过3000亿元。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标志着西安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已经实现了由聚集效应向溢出效应的转变。

  第二,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西安经济总量还处于后位,但近年增速位次明显前移。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的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处于第14位,仅仅高于厦门市。但近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增速排位已由前些年的后五位上升到近两年的前五位,比如2008年增长16.3%,排在第三位,2009年增长14.5%,排在第四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西安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保持目前这种持续向好的势头,因此对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同类城市中实现总量位次前移我们充满信心。

  第三,做大经济总量是西安面临的紧迫任务,但我们不会刻意去安排一个GDP总量进入“前十”的时间表。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不会把单纯追求高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将更加注重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更加注重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总要求。

 [1] [2] 下一页
编辑:朱羽喆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陈宝根:确保城乡群众收入增15% 要让市民更幸福 07-13 08:06
市长陈宝根称下半年西安将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 07-13 05:06
世园会倒计时300天 凸显三大亮点创造西安机遇 07-02 18:39
陈宝根政府常务会议上强调 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06-08 05:04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