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呼声与回应
明日立秋夏天将去渐凉爽 西安桑拿天暂告结束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0-08-06 09:1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天气预报得还真准,看来这凉风没白吹,闷热难耐的感觉没了,坐车、骑车都会感受到飕飕的凉风。”昨天,受一股弱冷空气的影响,持续影响西安地区的“桑拿”天气过程终于暂告结束,久别多日的凉爽感觉又回来了。

  昨早,西安的最低气温为25.9℃,虽然不低,但因为有风又有云,明显比前些日子凉爽了许多,从云朵里钻出来的太阳显得明媚透彻,且晒而不热。一大早,很多老年人都走出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感受一下清晨的舒适。

  到昨日下午,西安最高气温仅为31.5℃,比前天的37.5℃降低了6℃,空气相对湿度也大幅下降,白天的最高湿度不到70%,平均湿度也一直维持在50%左右,相比前期下降了许多,所以市民普遍感觉舒爽。

  7月25日至8月3日,西安平均相对湿度一直在55%到70%之间,最大相对湿度接近100%,加上最高气温持续在33℃以上,属于典型的“桑拿天”。

  前天下午,西安北郊出现短时阵雨,再加上冷空气频频过境,促使一直赖着不走的“桑拿天”很快消失,确实让许多市民意想不到。昨天上午,西安市气象台也解除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受西风槽影响,今明两天我市主要以多云天气为主,日最高气温在35℃左右,早晚相对凉爽,空气相对湿度也将回归到正常水平,人体感觉还是比较舒适,预计下周前期会有阵雨天气出现。

  8月7日,是今年“立秋”的日子了。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记者 赵辉

  “秋老虎”是否会出现

  据新华社电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未至,我国南方大部就已现出骄阳似火、高温蒸烤的局面。此前,天文学家表示今年的立秋时间在7日傍晚,“晚立秋”会不会导致我国出现高温干热的“秋老虎”天气?南方大范围的高温将持续何时

  中央气象台5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黄淮西南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华南大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部等地有35~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我国江南、黄淮以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高温晴热天气。同时,大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结合,导致暖气团的势力增强,加剧了温度的上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说。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7月以来,江南、华南、西北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普遍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区大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

  受冷空气的影响,6日起,华南南部、东部沿海气温会下降,黄淮江淮的高温天气逐步得到缓解。“由于冷空气的强度不大,江南地区有可能出现阵雨,雨量不会太大。”林建表示,“降雨会使得高温天气的强度有所减弱,但高温的范围仍然比较大。”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变降的转折期,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从气象的角度,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摄氏度,才可认定为秋天。而目前,炎夏的余热未消,我国大部地区据这个标准仍有较大距离。”林建说。

  至于立秋后会不会出现“秋老虎”,目前气象监测尚不能肯定。“如果副热带高压在南落过程中长时间控制南方地区,就会出现‘秋老虎’”。

  由于立秋节气后早晚比较凉爽、温差变化较大、天气较为干燥,气象专家提醒百姓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

  别忘“啃秋”“咬秋”

  据新华社电 7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立秋”。民俗专家表示,立秋这天,我国民间流行“啃秋”“咬秋”“贴秋膘”等民俗。

  民俗专家介绍说,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

  立秋这天,很多地方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立秋后,秋风渐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最好办法就是“贴秋膘”(也称“抢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我国民间还流行“咬秋”和“啃秋”。城市里的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西瓜啃,抱着山芋啃,抱着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以防止腹泻,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民俗专家表示,有心的公众不妨在立秋日尝试一下这些习俗,感受一下立秋节气的独特魅力。

编辑:高仿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