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就在省内参观3个景点,收费2000多元,比旅游团要高一倍。这也太贵了吧?”虽然怀着望子成龙的想法,一些家长对目前夏令营的收费还是提出了疑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市场化运作的加深,夏令营的功利性越来越浓,夏令营已演变为披着各种外衣的训练营。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助推下,目前夏令营已渐离其“将娱乐与教育结合起来的设施,目的在于使城市儿童熟悉户外生活”的本意,尽管夏令营名目繁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收费高了,许多孩子却没有从中获得快乐。大多数夏令营难逃应试教育阴影。
教育专家指出,暑假期间,“玩”应该是主题,鉴于目前这种情况,为孩子选夏令营时,要结合孩子的兴趣,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也不能单纯的游玩。为孩子选择夏令营必须考虑期间的学习、活动对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有一定的引导性。选择夏令营产品时,需鉴别该夏令营是否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夏令营一般都是收费的,父母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并不是收费越高,夏令营水平越高。认真考察夏令营的专业性。父母选择夏令营还需慎重,要了解举办的机构、组织人员资格,以确保让孩子度过一段安全、有益的时光。
监管存在真空
记者了解到,特别是一些冠以“英语零距离”、“感受异国文化差异”、“拓展国际视野的平台”之类的夏令营费用高得离谱。“全部培训内容不过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制作,但报名费张口就要几百元甚至数千元,远远高于成人的培训费用。”一位家长对记者抱怨道。
尽管多数人对一些收费较高的夏令营心存疑虑,可只要孩子有兴趣,他们也乐意掏腰包。据了解,目前尚无法律法规对夏令营的举办和收费进行规定,各部门只能依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管理。
福州市工商部门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夏令营”是个概念,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可核发营业执照的行业范畴,譬如涉及旅游、教育培训、技能培训等,涉及核发营业执照前是否需要相关部门前置审批许可。根据“谁许可谁监管”原则,不需前置审批的一般性经营活动,由工商部门监管,需要前置审批的则由审批部门监管。对于夏令营的收费问题,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夏令营收费的明文规定,夏令营涉及培训机构、适用培训机构相关收费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处理;属于市场自主定价范畴的,经营者只需明码标价,如旅行社方面。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的夏令营市场形式多样,究竟是否需前置审批、该由哪个部门主管在法律上仍未明确,监管存在难度。(记者 吴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