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专题资料库
西安老街--韩森寨与皇孙冢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08-10 11: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西安城东万寿路中段一带地区,习惯上称为韩森寨。此处有韩森寨村,也有一条韩森路,这条路比较宽阔,算是西安上好的城区道路了。在其周围,类似于二十六街坊这样用数字排列的居住区有好几处。

  第一次来到这里,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是街非街,是坊非坊,二十六又是何方数字,不问当地人是没法找到的。其实它不过是那些大厂职工“安居”的地方。看来其中机密色彩还是比较浓的。“街坊”二字反倒具有传统意味,唐长安城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把长安城分成110坊。也许街坊之称沿此而来。西安的许多地名、街名叫得都很有讲究、很有学问、很有历史感,通俗地说,都有“出处”,要追根溯源,弄不好就追出一串故事、一段传说,甚至“牵连”到许多大人物。不像上海的街道名称,竟有“陕西路”、“四川路”之类的叫法,似乎显得太白、太浅、太没有“学问”了。关于韩森寨,自然也有一番来历。这还得从“巫蛊之祸”说起。

  “巫蛊”是指用迷信、虚妄的东西迷惑人。在汉代特指用木头刻成一个小人,写上某人的名字,埋在地下,然后施以诅咒,盼其染病不治或遭遇其它祸事而死亡。这有点像《原野》中那位瞎老太婆的做法。不过她是做成布娃娃,用针来扎。目的都是一样的。由于汉武帝十分相信“巫蛊”,因而在当时的长安酿成了一场大灾难。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帝王,他是西汉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西汉王朝在他即位期间也最为兴盛。

  遗憾的是,晚年时候,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在痴迷成仙的梦幻中渐被消磨殆尽,整日混迹于方士中间,苦苦寻觅仙踪神迹。又是烧香,又是祈天,又是“下问”,又是上山,把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用陕西话说,就是把精成扎咧!陕西合阳县即有一座武帝山,当地人称做“武帝仙山”,据说汉武帝就是在此成仙升天的。贾平凹先生有一《武帝山记》刻石立于山腰,由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先生书丹:以帝王之名而名山者为武帝山也;百里梁山草木不生而唯此苍翠者为武帝山也;看似不高登而艰险者为武帝山也,坡前是柏坡后是松皆从石隙扭出者为武帝山也;云遮雾罩有龟起龙探者为武帝山也;忽晴忽阴时日照时冰雹者武帝山也;塑神像而鞭挞呵斥索雨者为武帝山也;不喜功力不近权贵而攀武帝山者为平凹也;平凹攀山不求化羽成仙而为内省修心也。读此美文,欲仙之余,不免生出一些慨叹:武帝信奉神仙,毁掉的却是汉家江山。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寓意可见一斑: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汉武帝刘彻曾在长安建章宫前造一神明台,其上铸有铜仙人,手托承露盘接储露水,然后和以玉屑喝服,以求长生不老。武帝求仙之迫切心情由此可知。正因为如此,汉武帝神情恍惚,总是疑神疑鬼。有时竟连自己的贴身侍卫也不相信,随意斩杀。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有一天,汉武帝梦见被一群小木人围着殴打,认为肯定有人以“巫蛊”之术诅咒他,于是派一个叫江充的绣衣使者来处理这件事,结果,长安城内一片恐怖,受牵连的无辜者被江充一一投进大狱,刑讯逼供,不择手段,而且不准申诉,不准喊冤,最后被冤枉处死的达数万人。江充为了公报私仇,达到个人目的,竟把矛头直指当朝太子刘据,企图借此陷害太子。

  搜宫时刘据迫于无奈,杀死江充,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汉武帝得知江充被杀的消息,听信一些小人的谣言,认为刘据真的要造反,便下令调集大队兵马,把个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事已至此,刘据不能自辩,也无退路,只好一拼了,或有生机。最后混战了5天,太子刘据不敌朝兵而仓惶逃窜。汉武帝仍不罢手,大开杀戒,被怀疑与刘据有关系的均被杀掉,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卫皇后被迫自杀,刘据在围捕中无奈自尽。

  皇帝之孙、太子之子刘进夫妇也在乱军中身亡。这便是历史上罕见的“巫蛊之祸”。8个月之后,武帝才渐渐明了事情真相,悔恨不已,为此案平反不说,专门建造了一座“思子台” ,并对皇室中受害的所有死者起冢追葬。“史皇孙”(刘进乃刘据与史良悌所生,故称)便被安葬在长安奉明园,即今韩森寨所在地,此冢也被称为“皇孙冢”。公元前74年刘进之子刘询(汉宣帝)当了皇帝,追谥其父刘进为悼皇帝,其母为悼皇后,皇孙冢也按帝王制度予以改建。皇孙冢自古以来,就是西安近郊最大的墓冢。由于时间久远,加之西安当地语音的流变,皇孙冢不知从何时起变为韩森冢。又因明代这块地方常常驻军屯田,安营扎寨,“冢”字也渐被“寨”之取代,称做“韩森寨”,迄今一直沿习此称,再未变更。历史上韩森寨曾是控制长安的战略要地。太平天国的北方军——捻军围攻西安时,曾在韩森寨一带扎营布兵,在西安灞桥十里坡重创清军,大获全胜,西安城当地“文报不通,粮路断绝”,一度被困。

  1926年的西安围城之战,北洋军阀刘镇华的指挥部就设在韩森寨。韩森寨史有来历,兵家所重,现在已成为西安市重要的工业区。关于韩森寨,据现在的资料,一般都认为这里是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的陵墓所在地。长安史志,西安地图上一般都这样记载或标识。韩森寨中段以北,有一周长在67米左右,高22米许的土丘,人们都视其为庄襄王冢。冢前竖有一碑石,上刻“秦庄襄王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不久,西安某报还以“秦始皇之父地下难眠”的大幅标题刊载记者的前沿报道:墓冢顶部被踩平,标志碑被推倒,墓区成了早市。秦始皇陵雄伟宏大,他老爸却凄惨到这个境地!呼吁文物保护不能抓大放小、重大轻小。由此可以看出,韩森冢的确被当做是秦庄襄王的陵墓了。

  有碑为证,有文为记,老百姓不能不相信。历史上的庄襄王名子楚,在赵国首都邯郸与吕不韦结为朋友,后得吕氏鼎力谋划和帮助,终于继承了王位。吕不韦颇有心计,遂把自己最宠爱的美姬送给了子楚,嬴政由此诞生,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清代诗人康乃心有诗云:“邯郸鼓瑟应如旧,嬴得佳儿毕六王。”传说中,包括史料中,有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之说,实难说清。不管怎么说,嬴子楚在历史上口碑较好,“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老百姓对其评价比较高。据说,秦朝灭亡后,项羽在秦城焚烧宫殿,大肆发掘秦先王陵墓,无所不作。当地老百姓为保护庄襄王墓不被挖掘,谎称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名叫韩森的名臣,从而使这座墓冢幸免于祸,一直保存了下来。

  究竟是皇孙冢还是秦庄襄王冢,众说纷纭,各执一是。据1987年考古发掘,秦庄襄王墓在骊山东陵,而此墓非彼但不能就说即此,有关最新研究推测韩森冢极有可能是一座秦代的高台建筑遗址,是否准确,有待今后进一步证明。一个韩森寨,不过一个墓冢,用不着太伤神。“秦中自古帝王州”,我以为可改做“秦中自古帝王陵”,仅西汉王朝11个皇帝的陵墓一般人都难以搞清楚,哪有功夫去关心一个没当皇帝的史皇孙的陵墓呢?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惠帝刘盈的安陵,景帝刘启的阳陵,武帝刘彻的茂陵,昭帝刘弗陵的平陵,元帝刘的渭陵,成帝刘骜的延陵,哀帝刘欣的义陵,平帝刘的康陵,文帝刘恒的霸陵和宣帝刘询的杜陵,这11个陵墓大都在西安西北方向咸阳、兴平一带,距西安较远,保护得如何,不得而知,只是从新闻媒体上时常能看到或听到频频呼吁的报道。帝王陵墓要保护,文物古迹要保护,传统民宅要保护,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能保护的都要保护,这要保护,那要保护,能保护得过来吗?何况要保护,不但要有保护意识,还得用钱说话。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西安人清楚地知道,除了利用已有的古资源赚钱外,还得想办法赚钱来保护它。否则钱非但赚不到,保护也成了一句空话,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我去过多次韩森寨,老人们乐意谈起韩森寨的“说来话长”,可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点的,并不十分关心韩森寨的过去,他们更多地关心韩森寨的未来,西安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他们并不是那种漠视传统、漠视社会、漠视政治的人,只不过对现在和将来的大事关 注得更多些。中东和平问题,非洲难民问题、中国加入WTO的问题,等等,等等,谈起来一套一套的,当然他们也在盘算和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