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曾几何时,一曲脍炙人口的《卖炭翁》穿越历史时空,追溯古城西安炭市街久远的痕迹。而历史形成的商业基础,在改革开放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的时代背景下,更是成就了处于西安市中心位置的炭市街30年来声名远播的风雨历程。然而,30年后的今天,在历史变革的城市化进程中,骡马市已然改造,东大街东段,还有解放路,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的旧貌换新颜,都在为皇城复兴的历史使命添砖加瓦,推波助澜之时,炭市街这个古老的金字招牌,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2008年10月就已整体搬迁拆除的炭市街市场,虽已还道于民,但该区域整体落后于周边,规划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恶劣,消防隐患严重,不但与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市场专业化要求,还是冲破自身发展空间,短期内完成拆迁改造这个不可回避的历史命题摆在了新城人的面前。
经过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巨大努力,炭市街这一历史悠久的现实难题最终迎来命运彻底转折的时刻。2008年8月中旬,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在视察炭市街后召开炭市街区域专题会议,决定对这一区域进行综合改造,百年老街区的凤凰涅槃至此启幕——2008年10月,炭市街市场整体搬迁并拆除,还道于民;2009年3月炭市街——南新街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正式列入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
破旧立新再创辉煌靓丽城区不日巨献此次拆迁范围:东起炭市街、西至南新街、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总面积43.7亩,需拆除各类建筑物5.8万平方米,拆迁单位和居民约206户(其中单位9户,居民197户),搬迁人口约600余人,拆迁总投资7.83亿余元。
新城区接到综合改造任务后,区委、区政府所属各部门随即协调作战,分头落实各项工作,分别成立了前期规划组,摸底复核组,项目运营调研组和资金组。组织50余人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地区摸底工作,并连夜进行了成果统计和成本核算。同时,工作人员对全市一类地区商业房和住宅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落实了安置方向。此外积极联系规划、国开行、计划等部门,就贷款、项目手续和建设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落实。

80年代的炭市街
在相关汇报材料中记者看到,关于改造工程基本情况部分,在用地现状、建筑物现状、拆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编制取值说明、成本核算结果、规划方案和投资成本及安置用地与改造资金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总。而关于改造思路,则提出了多种方案,针对存在问题以及综合改造的有关事项,也结合炭市街区域实际情况,形成了明晰的汇报材料。
商业安置人气旺盛全新住宅温馨舒适本次炭市街的被拆迁人可选择实物或货币安置两种补偿安置方式。其中,居民户可易地安置在位于新城区2009年重点项目北张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唐韵三坊”新建安置楼内,该项目容积率仅为5.1,绿地率则高达38%。其中户型设置45㎡、55㎡、65㎡、75㎡、85㎡五种,水、电、暖、气、宽带、有线等入户,每套房屋经过简单装修,居民拿到钥匙即可入住。非住宅房屋实物安置将安置在位于解放路与东五路十字东北角的“民安大厦二期”和位于顺城东路与东大街拐角的“东岳庙广场”内。待拆迁工作完成后,该宗土地将进行公开招拍挂,由摘牌单位投资将按照城市综合体模式,建设一个集国际精品、衣、食、住、行、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百货商业休闲中心。
据了解,“唐韵三坊”地处城东康复路、西北轻工两大主力商圈辐射区内,由东二环、长缨路、公园路、华清路等城市快速干道围合,且毗邻地铁1号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边有轻工市场、华润万家、康复路批发市场、易初莲花、胡家庙蔬菜、干果、粮油批发市场,及黄河、西光、昆仑等重点中小学和西京医院、电力中心医院等围绕,20路、43路、48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布遍大街小巷,未来将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提高市民幸福指数30年的污水横流,一扫而光。
30年的细菌滋生,烟消云散。 步入南新街,这条昔日秦王府南门端礼门至萧墙南门端履门的大街北端,端王府大门两侧城墙尚存,而道路东西原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铸铜狮一对如今已迁至城隍庙前……
透过这段沉甸甸的历史,这个从清中叶开始堆放煤炭的无名小街历经百年风雨历程,如今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时代大潮中,在西安市、新城区两级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同心协力下,必将激起最美的浪花。
改造后的炭市街将成为一个集国际精品、衣、食、住、行、乐为一体的超级百货商业休闲中心。如今,这条百年老街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以综合商业区的卓越风姿,正融入到现代化的发展大潮中去。可以预见,未来的炭市街必将开创一个全新的辉煌时代,让广大市民身处其中、倍感幸福! (本报记者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