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新郑市3年内将免高中学费 多地酝酿12年义务教育
http://news.hsw.cn    来源: 郑州晚报  2010-08-11 01: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核心提示:在河南省新郑市,高中学费全免已经变成现实。按照新郑官方的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学开始,三年内,逐步免除高中学生学费。而早在2008年,新郑就已经免除职业高中学生的学费。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准备在高中阶段免收学费的不止新郑一地,北京、广东的东莞、江门,陕西的吴起、重庆的开县、新疆的鄯善等地都在酝酿把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有专家表示,实施12年义务教育,除财政投入外,地区差异、教育观念、就业观念等问题也是制约因素。

  新郑3年内免除高中学费

  随着秋季的开学,新郑一中的刘鹏也成为了高三的学生。

  与往年不同,他此次入学不用再带学费,因为高三的学费免除了。刘鹏和他的同学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新郑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好事”。

  目前,新郑市高中学生每学年的学费为300元,按照新郑教体局的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学开始,免除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学费,2011年秋季免除高中二、三年级学生学费,2012年实现高中三个年级学费全免。

  “300块钱虽然不是太多,但对于像我这种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刘鹏认为,免除学费并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是让他感觉受到了重视,“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了”。

  新郑一中教务处主任平俊杰说,目前,新郑一中有新郑籍应届高三学生700多人,其中,农村学生占到6成以上,“免除学费,可以稍微减轻一点他们家庭的负担。”平俊杰说。

  新郑市教体局副局长赵二建告诉记者,目前,新郑全市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共有4707人,每名学生免除300元,共计141.21万元。“学费免除后,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这笔费用政府补贴。”赵二建说,3年后实现全免,政府每天的补贴费用将达450万元左右。

  免除高中阶段学费,是不是意味着实现了12年义务教育呢?

  赵二建认为,由于高中学生的书作费还没有免除,因此,还不能算12年义务教育,而应该是普及高中教育。“书作费一般要高于学杂费,但不会太多。”

  2008年已免除职业学校学杂费

  “希望有一天能把书本费也免了,高中阶段能真正成为的义务教育,虽然我已经赶不上了。”这是刘鹏的愿望。

  相对于高中阶段免学费,新郑市对职业学校的免费教育似乎更加彻底,早在2008年,新郑就已全部免除了公办职业学校新郑籍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的学杂费,免除了涉农专业学生每人每年1400元的学杂费和书本作业费。

  赵二建告诉记者,新郑目前有三所公办职业学校,免除学杂费后,就读职业学校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如,2009年,新郑市的职业学校共招收新生3923人,“在近年职业学校招生形势很严峻的情况下,圆满完成郑州市教育局下达给新郑3900人的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目标,这非常不容易,与免除学杂费有很大关系。”赵二建说。

  在确保生源的基础上,对口升学和就业问题同样重要。

  在2009年的对口升学工作中,新郑全市职业学校学生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1632人,三所公办职业学校高考上线率均达85%以上。

  各职业学校共向统一集团、白象集团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输送合格的实用人才3900余人,安置率达98%。

  2009年10月,在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总结表彰大会上,新郑市被河南省政府授予“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通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开展职业教育大讨论活动,初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全员培训,毕业生就业安置和对口升学工作,新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赵二建说。

  新郑市教体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6年,新郑市初一年级入学人数为8942人,以此作为基数,2009年高中段入学率达93.31%。

  均衡教育下的高中免学费

  免除高中学生学费,只是新郑“均衡教育”模式的一个节点,也将会提高新郑市高中阶段的入学率。

  “新郑市的教育均衡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均衡教育’这个概念,我们就想通过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赵二建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教育格局是,小学和初中太分散,最小的一个小学只有5个班、每班10多个人,有的老师要带两个班级、教所有的课程。”赵二建说,经过3次大调整,新郑市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被重新分配,布局的更加合理。

  在小学、初中的教育资源实现相对均衡后,新郑开始实施高中教育资源的均衡,确切地讲就是消除几所高中之间巨大的差距。

  但是,这一步很难。

  8月5日,新郑市一中分校校长王天才,和另外4所高中的校长如约来到新郑市教体局,分别进行抓阄。

  阄,是即将上高中的学生名单,是教体局按学生成绩进行分配的,每个校长不管抓到哪一个,生源质量都是一样的。

  抓阄过后,每所学校的生源结果出炉。教体局工作人员当天即开始填写录取通知书,家长为孩子想转换学校却没有时间。

  1995年,新郑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模式,1997年开始实施,不承想这一步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为初中分名额、为高中均生源,这是新郑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赵二建说,要实现各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必须从生源上实现均衡,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不再择校,避免各个学校大打生源战,别的地方一到招生时,局长、校长不敢开机,而我们24小时、365天都不关机。”赵二建说。

  新郑推行教育均衡之前,新郑一中是一家独大,之后,几所高中的实力逐步接近,“表面上看,原本属于一中的资源被分配到几家,实际上,这种模式带动了新郑教育的整体发展,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分配,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每所学校只会发展的更好。”平俊杰告诉记者,新密市和登封市已经开始效仿新郑的模式。

  多地酝酿12年义务教育 尝试突破制约瓶颈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准备在高中阶段免收学费的不止新郑一地。

  与新郑一样,增城将在广州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从今年9月起,在广州市区或本地读书的增城籍学生,读高中都不用交学了,由政府为其“埋单”,涵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一学年预计拿出7200多万元作学费,惠及4.05万名高中生。

  陕西省吴起县的做法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从今年秋季开始,这个只有13万多人口的小县城,将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贯通的15年免费教育,免除的范围包括住宿费、杂费与课本费、取暖费、信息费。

  除此之外,北京、江门、重庆的开县、新疆的鄯善等地都在酝酿把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

  不过,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认为,吴起的模式难以效仿。吴起虽然人口很少,但是,从去年开始,吴起已成为陕北地区石油资源区块面积最大、石油产量最多的县。其生产总值达到81.87亿元,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高达16.07亿元。

  不过,吴起县县委书记曾表示,吴起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有钱,而“全民免费教育”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耗钱,在吴起县每年需要5000万元。关键是政府有没有发展教育的决心。

  近年来,公众对实施12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很多教育专家也指出,当前在全国实施12年免费义务教育,条件还不具备,不少地方的财力无力支撑。

  赵二建认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基数不同,目前,要在全国推行12年义务教育,的确存在不小的困难。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尝试,逐步推广。“目前,有不少孩子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挣钱,农村地区更多,如果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那么,将来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就需要很好的解决。”赵二建说。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发布,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和90%。

  赵二建认为,纲要指出了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办法,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育均衡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影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影响教育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也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因此,教育均衡是大势所趋,义务教育向两端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编辑:李晨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陕西今年中职计划招生30万人 农村贫困生免学费 04-24 07:01
高中生欲退学打工救父母 铜川市一中将免其学费 03-30 03:57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