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记者 朱建华 实习生 周恋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大三学生周星星,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第59例配型成功者。“先斩后奏”的他,在暑假回家时才将这一情况告诉父母。
●加入骨髓库后不到1年成功捐献
昨日,记者连线在老家荆门市休养的周星星时,他说:“能捐献骨髓救人也是一种运气。”
据悉,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总人数已达110多万人,申请配型的患者有1.7万余名,但配型成功的捐献者只有1700多名。
生于1989年的周星星,是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大三学生。去年9月,他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3月,他突然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电话,告诉他其骨髓与外地一患者初配成功。7月23日,他捐献了供骨髓移植用的造血干细胞。
据介绍,与周星星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目前在上海接受治疗,骨髓移植后情况良好。
●“先斩后奏”说服家人要换位思考
“先斩后奏”的周星星,7月底返回老家后,才将自己捐献骨髓救人的事告诉父母。“之前,母亲连我去献血都不同意。”他说,“我没敢告诉父母,主要是怕他们担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看到活蹦乱跳的周星星,父母听说后对他说:“以后小心。”
姐姐对弟弟的这一行为也不太赞成,觉得“对身体影响大”。周星星问她:“如果我需要骨髓移植,你说别人是献还是不献?”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让姐姐不再说什么。
对于自己捐献骨髓救治的那名大学生,周星星基本不了解。他说:“这是一种要求。如果对方不主动联系你,你不能去问对方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