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救援还在继续,身处那里的受灾群众,各路的救灾队伍,正在坚守着生的希望,而脆弱的地质条件又将要迎来降雨,考研还在继续。
主持人:好,我们首先连线本台记者张泉灵。你现在具体在什么地方,你所在的这个地方有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张泉灵:我现在在的这个位置是一个村,距离县城大约有两公里左右,雨是从今天晚上8点多钟开始下起来的,现在是越下越大,周围我们可以看到电闪雷鸣,闪电的频率大概每三五秒钟就有一次。闪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周边的山谷里下雨下的比县城里要来的更大一些,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因为我知道灾区的地质条件就已经很脆弱了,现在又迎来了降雨,就是你所在的这个村子为例,他们做出的准备是什么样的?
张泉灵:其实我现在所在这个村子是经过了238名的专家调查之后,认为相对来说是比较值得重视的一个村子,因为这个村子整个1600人,它这个村子历史上从三国就有了,可是它是建在一个巨大的滑坡体上的,这个滑坡体总共有6000万方,6000万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这一次的舟曲的大的泥石流,其实滑下来的泥石流的量只有30万方,而这里的大滑坡体,宽的地方有450米,长的地方有4.6公里,它整个的量是6000万方,整个的村子就在这个滑坡体的上面。所以他们是严密地监测。
目前按照雨量来说,在今天的晚上,这里的村支书已经对全村进行了广播,广播通知大家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通知大家各家各户,今天晚上包括老人和孩子,要保持警惕,不要睡觉,准备好雨衣、手电筒和衣服,随时等着命令,大喇叭再一响的话,就要转移到山后的一个平台上,来躲避洪水或者泥石流的发生。
另外一方面,他也告诉村民说,不用过于紧张,因为现在这个预报并不意味着灾害就一定会来。今天我也跟着地质专家在这个村子里面去看过了他们即将躲避的这个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高度的确可以阻挡住洪水或者泥石流的侵袭,而且这个平台的本身是石灰岩质,是比较结实的。位置的大小也够1600人,另外在旁边还是有水源。
今天我们也做了一个试验,像我这样的体力,如果箭步如飞的话,从村子的最前头,一直跑到这个平台上,12分钟,如果是老人或者孩子的话,20几分钟应该可以抵达,目前县里的要求是要在半小时之内,所有人能够撤到安全的地带,我想这点是可以做到。目前雨变得更大,我想通过我的电话的话筒,你也可以听到巨大的雷声,董倩。
主持人:好,谢谢泉灵。接下来我们回到演播室,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的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先生。殷先生,刚才听到我们前方记者的介绍,现在雨已经下了。这本身已经是地质灾害造成的目前这种现状,再累加上去新的降雨,会给现在的救灾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殷跃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副总工):我觉得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就是泥石流发生以后,有180万方冲到了河道里面,形成了两公里以上的淤积带,所以我们叫堰塞湖的堰塞体。另外,在沟里面还残留着有几十万方的堆积体,所以在暴雨的时候很容易冲到河里面,形成新的淤堵,或者新的破坏。
第二,在这两条泥石流沟里面,根据我们的勘察,还有2500万方的物源区,就已经能形成泥石流的2500万方。所以要注意新的物源的启动。
第三,就是刚才也提到的,在新安置的点,包括已经有些隐患点,他们在暴雨的时候,可能会形成新的在灾害,所以要注意这方面。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当我们采访专家的时候就已经说,现在实际上可供人们去避险的地方本身就不是很安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暴雨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除了保持警觉外,还可以做什么?
殷跃平:我觉得第一步,我们现在叫排查,拉网式的排查。在排查的基础上,对一些隐患比较大的,并且能造成群死群伤的点,要加强进一步的细致的勘察工作,可能要做一些更详细的评估了。
主持人:另外一个,就是对于这些灾区的这些群众来说,他们现在,刚才我问您了,一个是要保持警觉,就像我们记者所介绍的。另外一方面,他们现在除了警觉之外,他们可以做些什么?
殷跃平:我们叫群撤群防,然后群专结合。一方面是我们老百姓要注意灾害的一些险情的发生,同时专业队伍要尽快地跟上,也要进行24小时的值守,特别在暴雨期间,有险情的时候马上做一些监测,发出警报,专业队伍要尽快跟上。
主持人:您明天就要去灾区是吗?
殷跃平:对,明天上午去。
主持人: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殷跃平:支持排查,做出评估。特别是对一些隐患大的点,刚才提到的像6000万方的滑坡体,实际上我们已经查出7个最危险的地区,可能我们要做细致的工作了。
主持人:新的降雨的到来无疑会给灾区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去仔细分析一下这个自然灾害是如何发生的,恐怕对未来的救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矫勇(水利部副部长):8月7日23时左右,舟曲县东北部降特大暴雨,持续40多分钟。
解说:
今天下午4点,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的副部长矫勇介绍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过程。简单的话语勾勒出灾情的严峻。
矫勇:泥石流涌入舟曲县城,冲毁大量民房,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堰塞湖影响,江水外溢,县城多条街道受淹,最深处约10米。
解说:
从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块被泥石流冲到县城的巨石。事实上,泥石流包含着大量泥沙、石块,又从高而下,因此它的危害远远大于洪水。直到今天,舟曲县城内的道路经过几天艰苦的清淤后,才初步得以打通。
8月11日上午画面
朱兴建(本台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位于舟曲县的中心,我身后人流熙熙攘攘的这条路叫做南街,很难想象现在这么一条道路,在10日凌晨的时候,还是完全被淤泥覆盖的,那么淤泥有多深,你可以跟着我的镜头来看一下,这就是清出来的淤泥,我的身高是在1.72米左右,从这个淤泥你来可以看到,这里淤泥的平均高度应该是在1.9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