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位中年男子在西安市长安区青年街购买了一所两居室房子后从此消失,如今该房子的房价已经上涨近10倍,但当年购买房子的房主仍未露面,面对至今长达二十年未见业主的房子,小区居民和有关单位委托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所房子的房主。
邻居回忆
他说:“我退休后才回来”
8月10日,记者在西安市长安区青年南街开发二区12号楼中单元楼下看到,二楼西户是唯一没有装阳台的,该房房门紧锁。小区住户对记者说,这所房子二十年前被一外地人购买后闲置了十余年,一直无人居住,也无人交纳物业管理费。最近几年才被业主委员会对外出租,用租金偿还物业管理费的欠账。
这所房子对面的刘思贵老人回忆到,1989年西安市长安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该楼盘,1991年六七月份业主们拿到了自家新房的钥匙。由于该楼盘是长安区最早一批商品房,住户们都急于打开房门看看新家模样。“当时对门西户开门的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夹个公文包。在房子里看了一圈,就走到我家门前用关中口音说,‘老哥,这下咱可成邻居了。我也不在这儿住,退休才回来。你帮忙给我照看一下房子,别让人把门窗破坏了’。”刘思贵回忆说,自己当时也没过分在意,但没料想二十年来再没见过对门那位邻居。
“现在这房子的男主人如果回来,我一定认不出来。”
身份成谜
听说他在青海工作
由于租住的房客外出,记者未能进入这套位于青年南街开发二区中单元二楼西户的房内。据该小区物业介绍,发现这套房子一直闲置大约在1995年左右,开发公司挨家挨户检修线路时在找不到房主打开房门的情况下,电工搭着梯子从阳台进入才将二楼西户没住人的房子大门打开。刘思贵老人说,自己当年是业主管委会的委员,清楚记得这所房子没人住也一直未交物业管理费。自己看房门好长时间都没关,也一直在闲置,就将其作为自家临时放蜂窝煤和杂物的“仓库”,还给门上另装了一把门闩。几年前,业主管委会出面将其出租了出去,用于偿还拖欠的物业管理费,直到现在。
开发该楼盘的西安市长安区房地产总公司工作人员称,由于时间过久,有关该小区房主的资料保存不全,现在已经无从查起这所房子主人的具体信息。小区物业办表示,接管时也未收到该房主的相关资料。长安区房管局表示,未接收过该所房子办理房产证的申请资料。
小区的居民说,他们听闻购买这所房子的中年男子好像在青海工作,其它详细资料一概不知。大家对房主缘何二十年来再未谋面表示想不通:“这房子不管出租或者卖掉都很抢手呀。再说房价相比购买时都快涨价十倍了,价值近三十万元呀。他就是再忙,也该抽空看看。他真是我见过的最牛的马虎哥。是不是把买房这件事情早都忘了?”
媒体互动
两地寻找该房主人
陕西泽诚律师事务所曹铜华律师认为:从法律上讲,业主管委员会可以将这所房子向外出租,但房屋出租的收益只能用作偿还拖欠的物业管理费,而不能擅自挪作他用。一旦业主回来,房屋出租剩下的费用就应归还给业主,因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付出了一定劳动,可以从中适当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
如果这所房子的主人因故无法主持这所房子的所有权,从法律上讲就应由他的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来继承;假如这所房子的业主确系无法联系,房产成了无主财产,物业公司应该及时通过公证部门,在扣除自己应得的物业管理费后,将这所房子依法收归国有。
昨日,陕西一媒体就这所房子的境遇和房主可能在青海的线索与青海《西海都市报》进行了联系,希望通过新闻联动的形式,寻找当年购买该所房子的主人,让那位马虎的房主知道陕西还有他的一个家,他早应该回家看看了。 本报记者 孙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