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小奶糕
当年的骆驼牌搪瓷缸
小时候吃“酸梅粉”的小勺子,好多童鞋都收藏过
现在街头还能买到这样的酸梅粉
时尚文化衫之“白吉馍”
曾经是四大件之一的蝴蝶手表
YOU新闻“全城热搜——西安制造”的征集令发出之后,在“柚子”们的支持下,我们一起回忆了冰峰汽水、钟楼小奶糕背后的故事。通过征集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我们的记忆早已被深深地打上了这座城市的烙印。我们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关于“西安制造”的记忆已经快要被我们淡忘,而新的西安制造似乎又很是模糊不清。我们还发现,新一代的西安娃,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60、70后的记忆
刚硬金属色———传说中的“四大件”
标志:蝴蝶手表、标准缝纫机、黄河电冰箱、如意电视机
60、70后是见证西安这座城市工业化加速发展,并参与“西安制造”的主力军。在他们的记忆中,“制造”就是那些闪着金属光芒的钢铁产品。
家住东郊纺织城的老刘向厘米介绍,“我们那会儿谁家要是有四大件,可就了不得了!”而老刘口中所谓的“四大件”就是蝴蝶手表、标准缝纫机、黄河电冰箱、如意电视机。除了如意电视机是咸阳生产的,其他三件可都是咱西安的老牌子。老刘说,在当时,别说四件全占了,要是有其中一两件,就能称得上是现在的白领了。“不过,这些年四大件在市场上好像不多见了。”说到这,老刘有点惋惜。
70后的杨女士回忆说:“我忘了是过几岁生日的时候,我爸就送我了一块蝴蝶手表,我白天舍不得戴,放在抽屉里,不时地看两眼。晚上睡觉不放心,就拿手绢包好放在枕头下面。就怕谁把我的表给拿走了。”
现在,当年的“四大件”在市场上很难看到了。厘米特地打听了下它们的去处,其中“如意电视机”自“如意”厂1985年建厂以来一直还在生产,不过现在的“如意”厂已经改为主要生产广播和卫星接收机了;当年西安的蝴蝶手表厂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手表生产企业,该厂是1969年原轻工部在陕投资兴建的国有全资企业,1997年机械表生产线正式宣告停产;“标准牌缝纫机”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生产的,上世纪90年代初其家用缝纫机停产,工业用缝纫机依旧生产;而“黄河电冰箱”和“黄河电视机”是从1984年开始生产的,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停产。
80后的记忆
甜蜜水果色———舌尖上的味道标志:钟楼冰砖、酸梅粉、牧童酸奶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80后,他们关于“西安制造”的记忆,更多的就是童年食品店里那些让人垂涎的零食。
在高新区工作的程序员“小何”说:“我记得在钟楼边上,有一个钟楼食品店。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周末的时候,捧着攒了一整周的零用钱到那买钟楼冰砖吃。都是奶油做的,很滑很甜,跟现在的某个乳制品企业造的冷饮有点像,但远不如当年我们吃的那个味道。我家当时离钟楼不远,那会还想把好东西带回家偷偷吃,就拿着我爸的骆驼搪瓷缸,装上冰砖冰棍撒腿往家跑。虽然到家也成了糊糊了,可吃在嘴里还是那么甜。”“小时候学校门口老奶奶推的小车就是我的零食天堂。酸梅粉、袋子里还有不同花样的小勺子,可是我的最爱。还有一分钱一根的粘牙糖、一毛钱的果冻条和当时觉得很奢侈的牧童酸奶。”网友“俺是80后”在回忆起“西安制造”时无比怀念地说。
90后的记忆
模糊浅灰色———快要遗忘的点滴
标志:安琪蛋糕、钟楼小奶糕、冰峰“小时候吃过安琪蛋糕,不过我更喜欢吃米旗的。”“钟楼小奶糕还挺好吃的,现在滚雪球的也不错。”“我们现在最熟悉的就是冰峰了,卖的地儿多,吃火锅的时候经常喝。”网友“玉子”今年16岁,是地地道道的90后,当厘米问她对“西安制造”有什么记忆时,她这样告诉厘米。“玉子”说,“我们这拨人对最早的那些‘西安制造’确实没太多印象,不是我们不关注西安,只是老一辈人说的那些好东西貌似现在都没有了,或者也不是西安造的”。
未来的记忆
一抹新绿色———打上本土文化烙印
标志:以“MoMo”为代表的文化产品
很多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安制造”逐渐被市场淘汰,网友“玉子”的感受又代表了一批新西安娃共同的认识,面对“西安制造”可能出现断代问题,该怎样在新一代以至未来西安人的记忆中留下“MadeinXi''an”的印迹。
生于1988年的李辰是地地道道的西安娃,当然也就是跟着曾经的“西安制造”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爱好漫画的他,将西安本土的饮食,像白吉馍、冰峰汽水、涮牛肚等等设计成了时尚宣传画。“几代人传承的饮食文化是烙在一定地域人身上最深的烙印”,李辰说,西安的小吃全国闻名,除了其本身的味道却没有好的文化载体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北京上学时,发现有很多人在做北京特色的文化衫,回到西安后,便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了西安,并创造了自己的颇具西安本地特色的品牌“MoMo”,“这个名字就是根据咱西安的白吉馍引发的联想”。
“在西安城生活才是正经事儿”,“在钟楼吃小奶糕才是正经事”,“在环城公园听秦腔才是正经事”,这些有着西安元素的东东都是李辰心中最美的生活。李辰的“MoMo”受到了年轻西安娃的追捧,他人人网的主页上,点击率早已破万。而他的西安元素文化衫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去购买。
“在商品流通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不被淘汰,文化才是最持久的。”李辰说,西安有几千年的文明,仅靠他一两件文化衫不能表达,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这些80、90后的年轻人更加自豪,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希望能有更多的伙伴们加入进来,一起创造属于新一代西安娃的‘西安制造’”。主持人:晴晴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