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地方保护
以劳务输入地工会为主,联动维权效果较好
记者:异地维权能否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刘继臣:地方保护主义在职工维权领域确实存在,这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相对短缺,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少数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等有很大关系。不同区域工会之间建立维权联动机制,共同做好维护职工权益工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做法之一。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由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的工会组织建立维权联动机制,以输入地工会为主,共同做好异地就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工作,效果较好。四川省创立的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受到农民工的褒扬。2005年10月,四川省总工会先后与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签订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协议,委托当地工会为四川农民工实施维权,同时承诺担负起以上地区来川农民工的维权责任,由此实现农民工有组织的维权。很多地方工会借鉴这一做法,省际、城际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在一些地区之间建立起来,为维护异地就业职工合法权益,发挥了很大作用。
怎样增强维权能力
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记者:近年跨地区维权增多,工会组织是如何应对的?上级工会一般怎样处理?
刘继臣:2004年石家庄、福州、温州、成都等城市工会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这些城市工会打破现有工会组织的地域界限,形成了输出地和输入地相互呼应、配合支持的维权机制。温州市一个体老板长期拖欠石家庄市的农民工工资,农民工们请求家乡的工会组织帮助维权。石家庄市总工会立即与温州市总工会联系,帮农民工追回了工资。
省际、城际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只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一项措施,在多数情况下,职工权益受到侵害,当地工会就能协调处理,只有少量侵权案件是通过两地工会之间沟通协调或上级工会协调处理的。今年6月重庆市总工会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处理重庆市农民工讨薪被殴事件时,就及时向全总报告了相关情况,最后在全总督促下,事情得到处理。
记者:在外来务工人员增强维权能力方面,全总近期有什么相关的工作计划?
刘继臣:全总历来重视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能力。一是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继续加大吸收农民工入会的力度,把农民工组织起来,依托工会组织,增强维权实效。二是继续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着力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维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劳动争议调处方面的机制制度的作用,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学会通过协商解决劳动纠纷,提高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记者 潘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