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桑兰称为下半辈子生活打官司 视频证据仍无下落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日报  2010-08-13 10:0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桑兰称为下半辈子生活打官司 视频证据仍无下落

 

  北京日报8月13日报道 一直以来,乐观的桑兰经常在一些公益或慈善活动中露面。但近几天,关于桑兰要通过司法途径为自己12年前受伤“维权”的消息见诸媒体,将笑容甜美的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昨晚,桑兰告诉记者,她是为了下半辈子的生活,才要打这场官司的。

  已掌握部分“事故”资料

  由于桑兰正在写一本关于自己受伤的回忆录,记者没有占用她过多的时间,而是与她的经纪人黄健聊了起来。

  “我知道媒体朋友都很关心为什么桑兰在这个时候决定捍卫自己的权利,为12年前发生的事情讨个说法。”黄健说,原因就是12年来,所有人都认为1998年桑兰在美国参加友好运动会时摔伤是个意外,其实这并非意外。

  据桑兰回忆,事故发生在她热身时。当她起跑后发现有一名外国教练在调整跳马周边的保护垫,这个动作对桑兰形成了巨大的干扰,桑兰在助跑过程中不断向对方喊“躲开、躲开”,但对方并未注意到,最后悲剧发生了。

  “在美国,桑兰不是没有提到过这个过程,但当时她在美国的监护人认为桑兰脑子摔坏了,这件事就被大家忽略掉了。”黄健认为,那时的桑兰只有17岁,在身受重伤又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她是无法百分之百地还原事实真相的。“一个练了多年体操的运动员,怎么会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上失误呢?”在黄健看来,当时给出的“意外”说辞,根本说不通。

  “但现在不同了,桑兰已经29岁了,她对当年的一切都有了判断,而且我们也掌握了一部分材料,可以证明那次事故确实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不是桑兰主观上的动作失误造成的。”黄健坚信,如果当时有一个在场的证人作证,或有一个视频画面,都能让桑兰得到应有的赔偿。

  关键视频证据仍无下落

  人总要长大,1998年时的桑兰只有17岁,她还没有认识到生活的压力对于一个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现在,她可以靠主持节目、写书、写剧本挣钱,但她总会有老的一天,当她的父母亲人无法为她提供帮助时,她该怎么办?”黄健说,是为桑兰的下半辈子打算的时候了。

  而2008年的一件事情,又让桑兰和黄健看到了希望。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美国ESPN电视台请桑兰去纽约录制一档节目,对方承诺给桑兰看一盘记录她受伤全过程的录像带。但当桑兰一行到电视台后,节目组负责人突然表示他们无法提供这盘录像带。原本要为节目组提供录像带的是一位当年亲历桑兰受伤事件的外国教练,他在桑兰抵达纽约的几个小时后突然变卦,不愿将这份宝贵的证据通过电视台公之于众。

  虽然没有看到这段珍贵的视频资料,但桑兰还是感觉到事情有了转机。她在美期间的监护人为她提供了四五箱12年前的资料,其中包括刊载桑兰受伤事件报道的报纸和世界各地关心桑兰的人写来的信件等。

  “我不想分析这场官司的胜算,我始终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黄健透露,尽管缺少最具说服力的视频证据,但他已经掌握了一些人证,很多当事人都愿意为桑兰作证。

  团队正物色一名好律师

  面对即将开始的法律程序,桑兰本人并没有过多地期盼,相反,她希望这件事情对她的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现在,她需要安心把书写完,而且还有一部情景剧的剧本正在和剧组接洽。”黄健介绍,桑兰并没有某些媒体报道的那么悲观与病态,她的乐观仍是常人不能体会的。

  当然,黄健和他背后的团队才是这次“维权”行动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已经开始物色一名好律师,与他们共同完成这件看起来并不容易的工作。“我们看重的就是律师的名气及是否有相关成功案例,而且必须要懂美国的法律体系。”

  至于外界关心的诉讼时效问题,黄健并不认为这会阻碍他们打这场官司,因为美国按法律,弱势群体会受到保护。关于证据方面,黄健表示不排除在美国公开寻找当年的目击证人,并通过网络搜寻相关物证。“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结束采访时,桑兰开始和她的闺蜜们打电话聊天了,从她扬起的嘴角上看得出,乐观和坚强仍是这个29岁女子身上最吸引人的气质。

编辑:杜嘉佳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