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污染减排,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省以产业创新为抓手,不断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运用各项环保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研究制订了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集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利用规划和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推进计划;从工业园区起步,把循环经济作为破解环境容量制约、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建立了陕北能源化工循环产业链和陕南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两大板块;积极实施清洁生产,使一大批企业实现生产的大型化、集约化、自动化,规范了造纸、果汁和皂素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先进治污工艺;开展了炼焦、有色冶炼企业有毒有害烟气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污泥处置五项环保科技攻关。
积极推行环境经济政策,用市场化手段助推减排
实行绿色调度,督促燃煤电厂加大脱硫设施建设。开展“以大代小”发电权替代交易,监督电力部门优先安排脱硫机组发电。今年1-5月,全省电网累计安排并完成发电量指标替代交易电量17.96亿千瓦时,节煤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5万吨。落实《陕西省燃煤电厂脱硫电价审核及管理细则》,对个别电厂因脱硫设施运行存在问题和监测数据异常扣减了脱硫电价或不予审核。
推行污染补偿,落实政府减排责任。依据省政府通过的《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从今年起对沿渭四市渭河断面水质进行严格考核,先后向西安、咸阳和宝鸡三市政府开出超标罚单;开展排污权交易,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按照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厅和财政厅组织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于6月5日正式挂牌开拍,首次拍卖二氧化硫排放指标2300吨,成交额945万元,使企业树立起减排也是效益的意识,推动了企业对污染物排放行为的自律性。
虽然我省上半年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但从全国看,我省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仍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和0.5%,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化学需氧量减排空间和保持稳定的形势严峻,特别是陕南和陕北因污水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已造成下半年乃至明年减排空间十分有限;二是二氧化硫随着二产持续高速增长,全省用煤量大幅增加,下半年消化二氧化硫新增量的矛盾突出;三是减排监管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和联网情况不理想,影响国家减排考核绩效。
为了进一步督促减排任务的进展,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省上近期将召开一次全省污染减排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对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上半年未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市提出预警,继续强化各项减排措施,全力做好冲刺阶段的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双削减3%的年度任务,以确保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分别超过“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污染防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