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华商评论
正视城市流动商贩管理中的眼高手低
http://news.hsw.cn    来源: 南都网  2010-08-14 21:1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近日,广州市城管委在网上发布公告,就《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面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办法》提出,将在广州市、区、街(镇)的城市管理部门设立流动商贩管理服务中心,对流动商贩实行分区域管理,重点路段、区域严禁,其他路段、区域严管并就地规范,重点下移至社区。流动商贩将实行持证经营制,并要求避免与其他商户恶意竞争。

  这一《暂行办法》,是广州应对城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尝试。长期以来,城管执法与流动商贩之间冲突不断,成为中国城市治理中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这一问题成因复杂,执法部门的管理意志与底层民众的生存意志呈现长期拉锯的阵势,内地城市均未找到有效的治理途径。此次广州改变过去束手无策的局面,提出流动商贩持续划地经营的管理办法,其主动求解后效可期。

  据粗略统计,广州流动商贩为23万至25万人。尽管没有确切的调查印证,但流动商贩以现行体制下的流动人口居多,可能是一个接近真相的事实。以广州为例,这些流动商贩往往来自外省或外地,经营方式就是随闹市而走,逐人流而商,贩卖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所需品。此前多年,舆论虽多有讨论,但停留于权利、价值的申诉层面,未能产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共管理对这一人群缺乏基本的治理基础。

  广州新近提出的暂行办法,要求流动商贩是广州户籍人口的,凭户口簿、身份证向户口所在街道提出经营申请,外来流动商贩则凭居住证、在穗固定住所证明和身份证,向居住证颁发街道提出经营申请。换言之,新规仍将治理建立在户籍和居住证基础之上。这种努力固然值得尊重,但效果恐怕不容乐观。其中原因,既有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居住与营商分离的普遍存在,又有外来流动商贩中无证流动的普遍情形。新规适用的流动商贩人群究竟有多大,仍是一个需要调研确认的环节。

  中国城市的流动商贩问题,有更为根深蒂固的制度背景。一是城乡二元体制;二是户籍隔离。在此二者没能得到根本解决之间,城市要在流动商贩的治理上追求绝对的整洁、有序,恐怕只是缘木求鱼。这样说,并非提议城市应该纵容各种破坏市容市貌、污染环境卫生的游商小贩,而是倡议公众来探讨公共管理中的这种界限在哪里,如何才能树立适当可行的城市治理目标。因为一个适切的治理目标,既可能舒缓城管队伍的执法压力,又不至于将游商小贩逼至无路可走。

  因此,我们依然赞同以一种先行先试的态度,探索解决这一城市治理难题。这源于在城市流动商贩治理中对那种眼高手低状况的积极应对。所谓眼高,是指城市管理者往往拥有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的治理目标。以流动商贩的治理为例,就是完全缺乏对城市发展阶段的认知和底层生存的体恤,片面追求权力美学之下的秩序景观,失去对基层社会自我组织空间的尊重,反倒造成水至清则无鱼的治理洁癖。

  至于手低,就是过去多年在这一问题上的束手无策。城管与小贩,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甚至发展出互不为难的生存法则。这样的做法,事实上也是对应有的治理目标的卸责和放弃,本质上仍是对公共管理的不负责任。因此,正视现实,积极探求一种合理适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才是一种务实求进的履职表现。

  2009年9月1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施行,对规范城管执法的行政权力,多有立法改进之处。如查封、扣押物品,须当场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查扣易腐烂变质的蔬菜水果,经批准可在登记后销毁,但应拍照录像予以记录等。此番征求公众意见的《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则从流动商贩的管理角度提出建言。尽管一部条例一套办法,并不能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种调试本身就是在向更好的城市生活迈进。

编辑:赵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哪些事城管不该去管? 08-14 21:10
城管大队长夜约女下属在宾馆谈工作 已被免职 08-12 02:18
北京城管认定郭德纲别墅侵占绿地违法 要求其拆除 08-11 15:28
男子欲办城管局长交流会 2500元可学拆迁经验 08-09 11:35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