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舟曲县城泥石流灾害现场铺设水管。
兰州军区某部工兵营在白龙江上架起轻型机械化桥,使机械车辆能够通过白龙江到对岸,进行河道清淤等工作。本版图片新华社发
防疫人员在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消毒防疫。
救援人员在泥石流现场继续寻找失踪者。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指挥部通报,截至15日16时,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248人,失踪496人,住院66人,解救1243人。
此外,甘肃省决定,今年高招专科一批文、理科在参照线基础上,对舟曲灾区考生各降30分录取。
抢险进展
河道淤积水量减少2/3
昨天,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透露,抢险人员目前正在对被泥石流淤积的白龙江河道进行应急疏通,河道清淤工作处于关键阶段。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爆发以后,1.2公里长、9米厚的泥石流填入白龙江河道,使水位抬高10米,淤积了150万立方米水量。抢险人员采用挖、爆、冲三种手段疏通河道。
国家防总从上海调集480个陆基箱铺在泥石流表面,使重型机械能够靠近河道深入挖掘清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对河道里的淤积体采取水下爆破,与大型机械一起试图挖开一条数米宽的泄洪水槽,借助上游江水的力量冲击淤积体。
此外,抢险人员还利用20台高压水枪对岸滩上的淤泥进行冲刷。经过多种疏通手段并用,目前,淤积的水量已经下降到52万立方米。
田以堂说,由于河道内的淤积体构成复杂,既有淤泥又有建筑物的钢筋水泥,加上白龙江两岸淤泥沼泽地陷严重,机械挖掘量有限,目前大部分淤积体仍停留在河道内,疏通任务艰巨。
瓦场桥被淹8天露出江面
昨天14时,被洪水淹没近8天的舟曲瓦场桥第一次露出江面,堰塞湖抢险取得重大进展。走上桥头,能看到武警水电部队60多台挖掘机正在江中心挖掘淤泥和砂石。瓦场桥至罗家峪泄流渠全线贯通,湍急的江水顺着江心奔流而下。
灾害发生后,武警水电部队救援官兵制定了白龙江应急疏通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连日来,官兵们在瓦场桥、罗家峪、三眼峪3个点6个作业面,全面展开抢险施工作业。
施工中,针对泥石流淤积体承载能力极低、多数部位反铲极易下陷的情况,官兵们采取铺设路基箱,用河床中开挖取得的砂石混合料铺设路面,在丁字坝下游填筑砂石料形成路基,路基表面铺路基箱形成施工道路的办法进行科学施工。
为使罗家峪丁字坝尽快形成,480块路基箱全部铺设完毕后,官兵们不间断施工,12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时作业。14日11时,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罗家峪丁字坝形成。
武警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刘松林说:“我们以修筑罗家峪丁字坝为突破口,加快了堰塞湖泄流渠开挖和清淤速度,两天就清出河道淤泥15万立方米,堰塞湖水位下降近2米,估计瓦场桥至三眼峪长900米、深7米、宽24米的泄流渠,近两天可全线贯通。”
善后举措
舟曲高考生降分录取
甘肃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当地部分高考学生和高校在读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属受灾。甘肃省出台政策,给舟曲灾区考生更多的上学机会。
甘肃省教育部门透露,目前舟曲县本科三批以上已经录取了221人,还有600多人没有被录取。因此,专科一批文、理科在参照线基础上,对舟曲灾区考生各降30分,按考生一志愿投档。同时,专科二批按照文科220分、理科210分进行投档录取。这样,在今年参加高考的800多名舟曲籍考生中,将有97%的考生能入大学大专。
舟曲县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仁民说,要保证考分达到200分的考生在省内都要有学上。“200分以上的学生,不管是报了志愿还是没有报志愿的,在省内都有学上,专科学校或者高职院校。”
双亲遇难大学生免学费
对于目前高校在读和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舟曲籍学生,如果父母都去世或一方去世,政府考虑给予适当的经济支持,供他们读书。
对于双亲遇难的大学生,舟曲县政府还制定了特殊的就业政策。张仁民说:“对于双亲遇难学生上大学学费全免,出来后直接就业,回到舟曲直接找岗位。”
为确保让所有大学生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舟曲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征集遇难大学生和家属的信息。
此外,据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介绍,目前灾区急需活动板房,“县城关一小的建筑倒了,城关二小被淹没了,3600名小学生没地方去读书。据初步计算,学校和受灾群众过冬安置用的板房需求量大约为18万平方米。”
迭目江腾说,舟曲县一中的3040名学生已转移到兰州等地,异地办学校,等学校恢复重建后,他们再回来。舟曲下学期开学将缺50-60名教师,政府正争取兰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援助,也欢迎有教学经验的全国志愿者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