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检网讯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食品监督抽查公告显示,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阪崎肠杆菌、β-内酰胺酶”等两项有害成分将成为该类产品的监测重点。按照陕西省质监局的抽查安排,今年每月都会安排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上述两项的专项抽查工作。
据介绍,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另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生鲜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类物质。但国内部分地区发现个别企业利用“β-内酰胺酶”,掩蔽生鲜乳中抗生素,使其不被检出。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婴幼儿健康成长,强化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陕西省质监局决定除深入开展乳制品专项整治活动外,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阪崎肠杆菌、β-内酰胺酶”的专项抽查力度和密度,从2010年3月17日起一年内,每月安排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上述两项的专项抽查工作。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食品省级监督抽查结果显示,陕西省上半年共计抽取1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90批次产品,均未检出上述物质,反映出今年该省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状况较为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