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3期
 

  “艾滋病日”非“一日”

  自1988年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起,今年已经迎来了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每一年的“艾滋病日”,患者感染数据的攀升和患者悲伤的故事在这一天让人心感恐惧且内心悲痛。然而这天一过,一切视乎照旧,也许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神经的日子只能等到下一年的12月1日。

  作为今年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许多人关心的重点也不在这,作为老百姓,更多的人关心的是艾滋病到底是什么病、怎么传播、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什么?这些在艾滋病日最简单最直接的问题,也许比以“艾滋病”为噱头进行的“偏离主体化”报道更加受欢迎。

 
  媒体艾滋病报道5大误区

艾滋常被误读为吸毒代名词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语常会让人误解艾滋

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应该得到尊重

红色带不仅仅飘荡在艾滋病日这一天

艾滋病患者需关怀,别用异样目光对待
 

误区之一:艾滋病成为堕落、吸毒、卖淫、嫖娼的代名词
  简单地把艾滋病与性滥、吸毒等行为联系在一起。多年来,对艾滋病的歧视很难消除,媒体在这方面是有一定责任的。看看常出现于艾滋病报道中的这些文字:路边野花、女性性乱者、小姐、吸毒的、卖淫的、瘾君子、妓女、暗娼等等,这些明显带有歧视性质的语言正是在向公众透露一个信息:得艾滋病的不是卖淫嫖娼的就是吸毒的。

  这种片面理解以及歧视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会使公众对艾滋病产生恐惧或误解,“恐艾”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公众对自身是否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或机会持否认态度,认为只要自己没有不良行为,就不会感染艾滋病。

误区之二:使用“惊心动魄”的语言来突出艾滋病的可怕
  语言使用上的不恰当,也会造成对艾滋病的误解。艾滋病固然可怕,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公众兴趣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对“艾滋孤儿”的报道。“艾滋孤儿”这一称呼可以为这些孤儿争得更多的同情和救助,也许更能够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甚至在某些条件下方便有关单位为他们争取利益。但“艾滋孤儿”这个称呼其实对孤儿的成长并不利,“艾滋”标签是他们遭受社会歧视的根源,也是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为新闻真实性,透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真实身份

  媒体有时出于好意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报道,目的是为了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精神,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为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但是这个善意的举动,有时却深深地伤害了艾滋病病人们。亲友、同事和邻居们,通过广为传播的、未做任何技术处理的新闻图片或者报道中的姓名,知道患者是一名艾滋病病人,从此远远地躲开了,他和他的家庭由此陷入了被人歧视的阴影。

  媒体是站在了新闻真实性的立场上披露事实,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全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尚未完全消除,该事实无疑不利于艾滋病患者今后的生活,也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

误区之四:艾滋病报道集中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

  当前,艾滋病报道的现状是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是一个高峰期,其他时间几乎不报道或者只报道一些具有猎奇性质的突发事件。

  以2006年某报对艾滋病的报道为例,根据搜索,全年报道量为110条左右,但仅11月和12月就达到了32条,尤其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更是狂轰滥炸。仅2006年12月1日这天,对艾滋病的报道就多达9条。这样的比例显得有些失调,似乎为了应付艾滋病日的到来而匆匆“披挂上阵”。

误区之五:为满足受众猎奇心理,煽情报道艾滋病相关事件

  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又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每个个体身上发生的故事都可能蕴涵着很多令人好奇的因素,因此,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满足媒体的经济利益,就会成为某些媒体关注艾滋病事件的第一出发点。

  此外,有些艾滋病报道虽然号称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采写,但是着重向受众传达负面信息,有些报道的主观意味太强,记者的角色和位置在报道中过于突出,往往会摆脱第三者的位置出来评论或者呼吁,更让受众感到艾滋病的“可怕”。

  媒体的这种猎奇报道侧重于不良性关系、犯罪、婚姻等,这种煽情报道严重偏离了艾滋病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读者产生认识偏差,加强了受众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敌对情绪。

  艾滋病知识小课堂
    艾滋病到底是什么?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但是,因为性乱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一般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常见症状

  1. 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 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 肿瘤:可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区别

  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 HIV 削弱了免疫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等。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

  艾滋病代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5、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6、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7、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学校和组织都发放免费的避孕套。但是没有必要同时使用二个避孕套,反而容易造成破裂。吸毒者,绝对不可以和别人共用针具。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我国及陕西现状:

  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死亡6.8万余例。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77.1%。

  陕西于1992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10年11月25日,全省累计监测各类人群共700余万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2131人,死亡309人。其中本省籍1470人,占69.0%,322人为外省反馈。至2010年11月25日,陕西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62人,其中80%的感染者和病人为经性传播感染,性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红丝带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含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本期编辑:了然大师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