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40期

农民工乘地铁有座不坐,和“素质”二字有多大关系?

    事件回顾:2月19日,一条“农民工乘地铁怕弄脏座椅,站了一路”的微博被疯狂转发,引来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这一幕让人很心酸” ……【详细

    农民工搭地铁有座不坐,伴随微博的转发渐渐演变成为一场关于“高素质”的讨论。有座不坐成了备受网民赞誉的“高素质”的表现。若反之,农民工穿着脏乱的工服坐了,是否就与网民拥簇的“高素质”渐行渐远了呢?

“有座不坐”和素质无关

 

高素质≠“有座不坐”

 

  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图片,一位身着黑色羽绒服、蓝色牛仔裤、灰色运动鞋的农民工靠在地铁车厢内的一个拐角,低着头摆弄着手机。而在他的周围并没有其他乘客,车厢显得十分空荡。从衣服颜色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满身的尘土。 

 
微博热议
 

    先厚道地来看看该事件:有网友在地铁内看到身着脏乱衣服的农民工站在车厢内,明明身边有座位却不坐,而是走到车尾的拐角站着,由此而引发了代入地猜想,哦,或许这两位农民工是因为怕弄脏了座位而没有落座。跟随这一步调,有网友开始对此照片进行转发,并加入更多自己的猜测和感触,哦,这农民工很“本分”,也很懂得“体谅”旁人。各种“褒义词”在转发的过程中,无限累积,渐渐地形成了一个论断:这两个农民工“有座不坐”,他们素质很高。

    结论一:素质高,所以“有座不坐”。这个结论估计不符合众多对“农民工”这一群体存在顾虑的网友的观念。如果在大多数网友眼中,“农民工”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的话,今天农民工“有座不坐”就不会引发这么多人大发感慨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被称作“高素质”的人,搭乘地铁不坐座位,并不能引起话题,因而,这个结论不成立,但从侧面告诉我们:素质高,未必就“有座不坐”。

    结论二:有座不坐,所以“素质高”。这是今天这一事件的正解。但如此概括性地提出来,估计明眼人也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了。这个结论比起前面的“理想化”悖论来说,更像一种上纲上线。它的意思很直白,农民工群体素质不高,可这俩农民工搭地铁“有座不坐”,所以他们素质很高。这是个不能被反推的结论。

    由结论而产生的疑惑:素质高与不高,到底是谁在衡量,标尺又是什么?今儿这俩农民工被称作“高素质”,显然是众位网友“意淫”后的产物。揣测了他们肯坐是因为怕弄脏座位,顺手提升一把,这就是“高素质”的表现。反之亦然。

这是全民“意淫”的产物

    厚道地推完结论,自然就要不厚道地也来“意淫”一把。众多的网友“善意”地将农民工的这一行为揣测为“怕弄脏座位”,那自然也可以容许多种揣测的发生。

    揣测一:这两位农民工其实只是不想坐。单纯不想坐而已。这一揣测可能会被人嗤之以鼻,但显然也有可能存在。当然,这是个不能激发网民兴奋的揣测,因为这样的揣测,就没法把“高素质”的帽子扣在这俩农民工的头上了。

    揣测二:这俩农民工的确是不敢坐。的确是怕弄脏座位,但不妨往深处想想,他们是主动想到不该弄脏座位所以不要坐,还是曾经被人嫌弃过,以至于如今自动自发地产生了“有座不坐”,省得被旁人嫌弃的心理。如果是第一种,还是可以欢天喜地地给他们扣“高素质”的帽子,但如果是第二种,扣帽子就显得怪了。因为他们的不肯坐,并非自愿,而是被迫。

    揣测至此,还要说“高素质”和农民工“有座不坐”有关系吗?用一个无法被合理反推的结论来给农民工的行为下注解,到底是为了赞扬农民工的“高素质”,还是为了凸显我们这些城市居民的“优越感”?

    农民工涌入城市,为我们的城市建设不断地努力。他们衣着脏乱,所以我们用想当然的理由去认定,他们如果坐了,就是不顾及旁人的感受,而他们如今没坐,就是高素质的表现。且我们还隐晦地做出了一些让步:如果他们是自主地先想到“旁人感受”而不坐那就是高素质,可如果是旁人先嫌弃,他们才被动不坐,就成了心照不宣。是不是就该想当然地鄙夷,顺带嗤一声,心里暗想:真是没素质!

 

“坐不坐”和素质无关 别捆了“农民工”也反捆了自个儿

    说了要顺着大家的“意淫”跟着也YY一把,索性就YY到底。

    假设这两个农民工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那种“高素质”,纯粹只是因为曾经在穿着不得体的情形下如一般的乘客一样,买了票又遇上空座就坐下了,结果被旁边的乘客鄙夷了,甚至出声呵斥或是嫌弃过,于是这两位农民工自此在脑中落了个“城市行为规范”:衣服脏,就别坐座位。我们是否可以假想,甚至代入一下,当时在他们旁边说了这话的人,是你,是我,是这个城市里不必被称为“农民工”群体的另一群人。  

    倘若是我们说的,那今天遇上该事件,是不是就会心里暗暗赞许:这俩人素质真高,没说他们,自己就先不坐了。

    我们衡量别人“素质高低”的标准,简而化之,就是他们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我们,且这行为是否是他们主动而为之,而不是被我们指摘后才做出的适应行为。

    农民工主动“有座不坐”就是高素质表现,那来日如果换了你我,穿着脏乱的衣服,虽然不是“农民工”,搭乘地铁为了素质高,是不是也该坚持不坐?

    到那时候,可能你,或者我,会拿着票根,质问上纲上线的媒体以及转发微博谴责我们不够“高素质”的那些网友们:我买了票,我凭啥不能坐座位呢?

    或许我们还会脱口而出:坐不坐座位,和素质高低有什么关系?

    推己及人,农民工“坐不坐”也和素质高低没关系,就别拎着些帽子到处找人扣了。


 
 
 

    上图:一位身穿工装的男子抓着座位靠背站在公交车厢内,在他身后有一个空的座位。

  
 

“高素质”是反手甩在自个儿脸上的一巴掌

我们都卑微地活,却希望旁人都“高尚”

   

  一名农民工蹲在地铁内。 


    先前网友曾为“该不该给老人让座”争论过。各方观点都势头强劲,支持“该让”的不惜扯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道德”的大旗,支持“不让”的更是絮絮叨叨将操心受累的上班族说得个个都像焦裕禄,将“不让”二字喊得字正腔圆,要求付出了一块钱、五毛钱,那就应该平等地享受权益。扣帽子算不算是习惯性意淫?

    把农民工不坐座位和素质二字挂钩,也是我们阴暗的意淫。想昭告所有的农民工们,瞧,不坐才是高素质,你坐了,就立马不高尚了。然后自个儿偷着乐,改天看见有农民工不肯就范,就把脸上的鄙夷和心里的鄙夷一起搬到台面上来:兄弟,你素质真不高。说到底,不过是给自己的嫌弃找个借口,找个台阶,找个冠冕堂皇的宣泄口。

    把素质二字挂嘴上的人,未必真把素质当回事。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却无限放大旁人的缺陷,这是通病,也是恶疾,可惜病入膏肓还自得其乐。这回拿农民工开涮了,下次就换别的了,不妨再恶趣味地YY下:公交售票员都得站着,站着就是高素质;服务员就该笑脸迎人,即便是客人撒泼耍赖也要始终保持八颗牙的完美笑容,这就是高素质。

    给旁人都上纲上线了,然后自己继续鄙夷、嘲弄、甚至撒泼耍赖?   

结语

    “高素质”之类的东西,不是松紧带,捆别人时就紧巴巴,捆自己时就松垮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让我们把自己归结到某一类中,再对另一类指手画脚的。“素质”二字,不是全民意淫的行为规范,只准别人遵守,自己却始终站在外围。

分享到微博:

编辑:多比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