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美院,西安美院国画系的学生张喆,站在美院的小山上,看着拆迁的二府庄工地,回忆起曾经在那里自己租的画室画画儿的日子。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据说在西安的常住客,待在曲江的人普遍清高,待在粉巷的人普遍疯癫,待在南郊二府庄的人普遍文艺……”这个描述西安各个地方常住客特点的段子,正在微博上被不断转发。而“普遍文艺”,也正是二府庄,这个被称为西安“艺术村”的城中村的侧面写照。
>>>>微博互动:待在南郊二府庄的人普遍文艺,待在曲江的人普遍清高……你待在哪儿?
随着二府庄拆迁工程的正式启动,这个以西安艺术院系学生为核心形成的、长达15年的艺术生态圈被彻底打破。学生、老师、做画框的、卖宣纸的、办考前班的、做鸡蛋灌饼的……所有围绕“艺术”进行的生活在一夜间土崩瓦解了,同时瓦解的还有十多年来关于二府庄的各种情结。
关键词:拆迁 混乱
墙外废墟墙内校园 曾经它们是“一体”
5月26日下午,西安美院两位大四的毕业生李长才、张喆,带着记者登上了美院雕塑馆的坡顶。
“那就是我曾经住过的屋子。”张喆指着对面废墟上还未来得及推倒的一栋小楼。顺着他的手望过去,那是一栋5层小楼,玻璃已然全部破碎,一个个窗口像眼睛一样张望着,空洞洞的毫无生机。
说二府庄要拆迁已经有两年了,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开始的。”张喆回忆着当时的情况。一个多月前,在新浪微博上,网友“丸子扰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最近得到二府庄拆迁的消息,我们很多在二府庄住过的人都辗转怀念,于是我翻出自己以前写过的那篇关于二府庄的文章,里面说,也许下次我回去的时候,二府庄已经不在了吧,没想到,一语成谶,下次回去的时候,它就真的不在了。今天,有一位同学在那篇日志下留言,二府庄拆迁,始于2012年4月20日。
西安美院的雕塑馆和二府庄仅一墙之隔,放眼望去,一边是尘土飞扬的拆迁工地,一边是石榴花开得正艳的美院校园。“现在看着一边喧嚣,一边安静,但实际上在很多美院学生的心里,二府庄和美院曾经就是一体的。”李长才看着吊车巨大的吊臂砸向他曾经住过的小屋,陷入对四年生活的回忆中。
西漂族的记忆》》》》西安市东八里村:“西漂族”消失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