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每个股东将自己的照片贴在墙上 本报记者 宁峰 摄
63个年轻人合伙出资78万元开了一个不大的咖啡馆,有人觉得新鲜、勇气可嘉;有人觉得人多问题多,并不看好。5月4日,本报一则《发微博集资开咖啡馆一下来了50人》新闻备受读者关注。昨日,这个集诸多年轻人创业梦想、有些神秘色彩的“我们的咖啡馆”试营业了。
咖啡馆从选址到装修都是合伙人亲力亲为的
多名年轻人每人投资万余元,能开个啥样的咖啡馆?昨日16时许,怀着与读者一样的好奇,记者来到小南门里太阳庙街,寻找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咖啡馆。
因为门头较小,以至于记者把整条街走了个往返,才在一个玻璃门上看到“我们的咖啡馆”这样一个用小字拼起的小招牌。踩着木板楼梯上到二层,欢快浪漫的西洋乐、柔和的灯光、木质桌椅,放置在墙角的老钟表、留声机和百余本各类书籍,散发出简单、时尚的恬静与舒适。这里的东西多数是手工制品。比如仅有一份粉红色手绘餐单,上面用蓝、橙、桃红三色画笔手工绘成,中英文对照的经营品种包括咖啡、茶、饮品、冰沙、奶茶、蛋糕和红酒,这里最便宜的咖啡一杯22元,最贵的一杯30元。店内,一大一小两黑板上用各色粉笔描绘着各种卡通图案和问候语。玩具柜上一些小玩意也是几位合伙人外出旅游时淘来的。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咖啡店负责人马琳,一个恬静的80后女孩,她热爱烘焙、手艺也极好,据了解,这两天很多人慕名来找“我们的咖啡馆”,就是冲着她做的美味点心来的。据她介绍,这个店是63个年轻人共同投资的,其中门店的选址、店内的装修、布置,都是合伙人们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亲力亲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