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新华网布鲁塞尔4月1日电(记者徐剑梅 刘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结束对比利时的国事访问回国。

   比利时是习近平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

   这是习近平主席就任后首次访问欧洲,全面提升中国同往访四国和中欧关系水平,为新形势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赋予新的战略内涵。

   在荷兰,习近平会见了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同首相吕特举行会谈。这是中荷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

   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核安全观,介绍中国在加强核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在法国,习近平同奥朗德总统举行会谈,共同出席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相关活动并讲话,将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推向最高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的德国之旅,是中国国家主席8年来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释放了中德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积极信号。在德期间,习近平与德国总统高克、总理默克尔会见会谈,并访问杜塞尔多夫。

   27年来,比利时首次迎来中国国家元首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会见了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和议会领导人,同迪吕波首相举行会谈。

   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主席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分别举行会见会谈,并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习近平主席欧洲之旅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访问期间,中国与上述往访国分别签署了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和文件。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