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饭
谁敢说自己没蹭过饭呢?
蹭饭是我们最擅长的技能之一,能常常蹭到饭的人往往会得到一部分人的尊敬,因为能蹭到饭会被默认为是人缘好。在以人脉称雄的当下,人缘好着实是个牛逼的技能。
中国人能把蹭饭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渐渐模糊掉,只剩下一个“蹭”的动作和一群人的“约定俗成”。什么时候你去蹭别人的饭,而对方也心甘情愿被你蹭,且对你无所求,那你的蹭饭技能就已经满级了。
蹭饭族总能找到不付钱只吃饭的理所当然的理由。
和比自己年长的人吃饭,作为晚辈自然应该把付钱的动作让给长辈。
和比自己职位高的人吃饭,如果抢先付钱会有讨好上级的嫌疑,所以要果断让给上级。
和人相约去某个地点就餐,如果对方比自己更熟悉该餐厅,那点餐的任务就交给对方,同样,付钱的也应该是对方。
陪别人去吃饭,付钱的理应是对方,因为随时都可以说,我本来是不想吃的,主要是陪你吃,又怕你一个人吃没意思。
一群人去庆祝一件事,除非早早说好AA制,否则总有人能蹭到免费,只要在付钱的时候不主动掏钱包就好。
瞧,蹭得多么有理有据。
蹭网蹭车蹭空调
有网的地方,就有蹭网的。区别仅在蹭成功了的,和没蹭成功。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很多人养成了手机不离身,走到一个地方总要询问是否有“wifi”的习惯。他们问的绝不是收费的,而是免费的,也就是我在你这里随便消费或没消费,至少你的网我是要蹭一下的。
近几年有一种旅游书很红火,打着穷游的旗号,然后在书中教大家如何蹭车,如何逃票,如何用最少的钱去更多的地方。于是一些旅游的论坛上就有了蹭车攻略,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某列车在哪几个站点“防线较松”,是蹭车的好机会。
“蹭车新技能,教你如何不花钱免费坐地铁”后头是巴拉巴拉的教程,明明就是省了2块,可却能招来一群人在后头追捧,好像学会了一项能千秋万代传下去的本事。
蹭空调,这个都算不上什么新奇的技能了,反正人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蹭了,商场或者别人家,且心里都会抱持着一种“反正我不吹它也开着,不吹白不吹”的信念。
|
 |
无形中的蹭 |
 |

总有人能给蹭找出理由来:
@累人_猿:如果他们没有那么累,会在这种地方睡觉么?如果他们昨天没有加班,那么今天他们会出现在宜家陪伴着身边的人为自己的家添置新物么?请不要打扰他们,他们只是累了,太累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希望睡在自己家中舒适的床上安然的入睡!
你认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