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今日报道:“没被中介坑过,都不好意思说在北京待过。”最近,一则《北京黑中介名单》引起网友追捧。发帖者“凡人阿证”把自己和朋友遇到的黑中介都贴到了网上,引来网友争相跟帖,也把自己的经历贴到网上。
一句戏言,道出一个无奈的事实——许多到北京打拼的外地人在租房时都遭遇过黑中介。租房一事看似简单,却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这样的多头管理最终令很多投诉处理变得复杂化。网友们纷纷的感叹: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机会多,骗子也多,除了黑中介,还有黑雇主、黑心店……有网友甚至说:“没被骗过,怎么在大城市混?!”
你们有类似的受骗上当经历吗?你们怎么看?
一人一嘴
面对频繁发生侵害公民权益的事情,很多部门最擅长的只是发通知作为提醒。
@知遇
如果管理到位、如果犯规成本高,是否就会一切太平无事?为何卖白粉要杀头,仍有前赴后继者。看来是个社会病,如何医治?政府精英层乏术之下,可否问计于民?
@清风
“十个某某九个骗,还有一个在训练。”这是我发明的模板,你把“某某”换成很多名词都成立。其实农村不是没有骗子,而是骗不到太多东西。
@龙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香港法治够健全,照样龙蛇混杂。在大城市混,吃小亏长智慧,系咁啦。@华仔
但香港并不像内地这样“三十六行,行行出骗子”啊@华仔。 @未云
北京黑中介,让北漂认识真实的北京!
@里程碑51分钟前
我也在2001年刚到北京时被一家黑地产中介公司骗过,还好遇到一个也被骗过的人带领到工商所投诉,要回了700元的中介费,来回折腾了好几次,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这样。 @北京网友
我有朋友租房“押二付二”,住了两个月不到,晚上回去时被褥扔到外面,像遇到土匪一样,两个月押金也不退了,这些人应该以诈骗罪论处! @诚信待你
真不赞成这么多人当北漂,没有任何意义,你们在北京是能勾搭上官二代结婚?还是能和富二代合作做生意?还是能靠自己努力成为大老板或官员?都是在那里艰难地活着而已!能挺就挺,挺不了就打包回家,不如去一些二线三线城市,不那么黑,不那么拥挤,机会也差不多,我真的很不理解在北京住着地下室,吃着煎饼果子,呼吸着雾霾的打工族小伙伴们,你们所做的真的毫无意义。 @大洋
大城市骗子多,这个我深有体会,除了黑中介,还有黑雇主,黑食品,黑心棉,黑医院…… @苦咖啡
还是撤吧,俗话说“在北京,你才知道官小”,很多黑中介可能是有保护伞的。
@羿梵豐顺
大城市到处都是“牛皮癣”小广告,那些大多是“黑广告”。 @游子
现实的中国大城市,就像一个美女,外表真的很美,但卸了妆,浓痘一大把!
@深海是死鱼的坟墓
皇城根底下都那样,更不要说别的地方了。
@初吻
我为北京本地人说句话,干坏事的北京本地人没几个,全是外来的。
@金陵海纳百川
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构成犯罪,那么要法律还有什么用?可怜了这些无辜的北漂们。作为受害者之一,我希望各个部门重视这个事情,为受害者做主。 @林林加油哦
不是黑中介不好管,是中国的政府部门管事的太多,干实事的却没几个。
@老八
大城市,流氓遍地。
@dwang1999
在富地方混,不如在穷地方休闲生活啊。
@大狸子
说实在的,一窝蜂地涌进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一小部分是有为者,更大一部分是无能者。
@天狗座男孩
陪同事找房子,找了好几天,真心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四处漂泊,总是搬家,而且现在房子也不好找,贵的承受不起,便宜的条件又太差,现在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在大城市混,有个安逸稳定的家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的心情日记77
韩寒的《后悔无期》里“周沫”说,大城市比小地方更加公平,因为没有人情关系,混得好不好都是靠自己。所以很多人宁愿被坑被骗,也要坚守在大城市。毕竟受骗几次就学精了,还可能反过来去骗人呢。
@程大热
被骗也是一种人生经历。
@广州网友
大城市现实残酷竞争激烈,小城市拼钱又拼爹,这个世界大体还是公平的,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失去的总有一天会找回来。
@夏小薪
“北漂”一族经常通过街头小广告租房
最近,天涯社区一则《北京黑中介名单》引起网友追捧。因为不少网友在北京都有租房遭遇黑中介一事,大家纷纷在帖子后面跟帖,网上被曝光的黑中介名单也越来越长。有网友戏称,在北京租房子,如果没被骗过,都不算在北京混过。
事件
网友发帖曝光黑中介
“在网上看到很多在京城打拼的人们为了有一个安身之处被黑中介所坑,在愤怒中整理了一份各个被坑网友提供的黑中介名单,供大家参考,要是遇到了就千万别跟他们租房了。把这个帖子顶起来,离家在外打拼不容易,不能让无良黑中介把咱准备孝敬父母的血汗钱榨干。”
在天涯开帖的时候,网友凡人阿证把自己和朋友遇到的黑中介都贴到了网上,结果很多网友争相跟帖,也把自己的经历贴到网上。其中有一个案例,一家叫业兴的中介公司,先是哄骗租房人签合同,在租房人交完一个月押金之后,便以各种名目收费。如果租客不同意,则一个月的押金不退。如果租客打电话报警,警方则以属于工商管理为由,建议工商解决,最后租客拖不起,只能自认倒霉。
凡人阿证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不少人跟帖,并打趣,在北京租房没被中介坑过,都不算在北京混过。虽然大家知道这一招并不会太管用,因为没有人租房会提前看黑中介名单。但网友也抱着曝光一家是一家的想法,就当集体吐槽。记者试图拨打其中几家中介公司的电话,不是停止服务,就是无人接听。
案例
租房人五个月连遇两家黑中介
在媒体从业的施女士去年毕业,今年3月份来到北京找工作,在短短的五个月内,她就已经遭遇了两家黑中介,用她自己的话说,都已经斗争出经验了。
刚来北京,施女士借住在同学那里,然后开始找房。因为在四惠附近上班,她就尽量找东三环附近的。因为刚毕业,手里也不宽裕,小区里就有一个招租小广告,1000块钱一个小间,带着去看了样板间很不错。施女士便很爽快地交了500元定金,约好了几天之后搬过去。结果到了第三天,中介给她打电话,说那个小间被租出去了,并且连连道歉,说当时信息掌握有误,是前后脚被人租走了。
施女士见中介小伙子也很可怜,也就算了,让他把定金还给她,她再去找房子。中介死活不给,并且答应自己帮她找。但找的房子再也没有第一次那么好的,要么环境很乱,要么价格很贵。这件事一拖半个多月,最后施女士只能自己放弃了。
后来施女士在网上自己找房,发现全是中介发布的。最后选了一个团结湖附近的老小区,4500元一个月,她租的小间1400元,朝北。这次她比较谨慎,签了合同才交钱,押二付二,一下交了四个月的房租。
租了刚两个月,和她合租的一个人退租了。中介便找了工人来,要把空出来的大间隔成两个小间,这样两个小间每间1200一个月,总数变成了5200元。施女士不同意,说这样有安全隐患,改变了房子的结构,而且人多太乱。结果中介说,这个房子是他们中介公司承租的,怎么改公司说了算。施女士表示,如果这样,那我要求退租,这和原来的承诺不一样。中介公司一点都不介意,退租可以,两个月押金不退。
这个时候施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又遇到黑中介了。到了该交租金的时候,施女士想拖着不交租金,把剩下的两个月押金用完。中介恶狠狠地告诉她,不交租金的话就换锁。而且还找人看着房子,不让施女士随便搬东西走。最后无奈之下,施女士只能放弃两个月的押金,自己认倒霉搬了出去。
施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实际上他们也对黑中介有所耳闻,但是很多时候找房子都是匆匆忙忙的,一般都没有特别充足的时间。而有些正规的中介,本身就不经营这种合租房,对于一个刚来北京的毕业生而言,自己很难单独承担一个月三四千的房子。
治理
住建委每月曝光投诉前十中介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施女士所碰上的属于典型的黑中介,最多只有一张工商执照,既没有去住建委备案,他们中很多人也没有中介人员从业资格。这些中介公司以分租住宅为主业,重点推的就是500-1500元的单间,主要吸引刚来北京的打工人群。
北青报记者从住建委了解到,这些黑中介也是市民投诉最多的中介。为了规范这一行业,住建委从2013年起开始每月公布北京遭受投诉最多的十家中介公司,希望提醒市民避免上当受骗。此外,住建委下属的稽查执法部门还对投诉严重的违规中介进行过集中查处,但普遍遭遇“进门难、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
北青报记者曾跟随执法小组前往海淀区双清路查处一中介公司。该中介被投诉,公司把一套房子分别租给两个客户,之后就消失了,后来有租户发现这家公司又在同一个小区另外租了一套房办公,只是换了一个公司名字。
当获知执法人员到来目的时,该公司老板突然就不知去向了,询问工作人员负责人什么时候回来,都说已经打电话了,正在回来路上。但直到执法人员离去,这一公司的负责人也没有出现。而在公司的工作台上,记者发现了大量刚刚写好的小广告,写满了1000元单间急租的字眼。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场执法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是一看执法人员不给开门,第二是负责人不在,拖延应对。对于这种情况,执法人员也只能留下消息,让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去执法大队处理。“有些时候真的看中介老板心情,如果人家觉得不想用这牌子了,人可能根本不来,直接就换个公司名字。”记者在东城区一个小区陪同执法时,中介公司老板针对投诉一点都不在意,直接就称,反正买卖也不好,直接关了门不干了,反正还有个小贷公司,都把人换成做小贷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