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播报讯 (记者 王卫平)19日中午接近12点,黄阿姨终于拿到了为孙子补办的第8张学生公交IC卡。“腿都站硬了,为这事排队有点划不来。”黄阿姨无可奈何地说。 据了解,西安市所有学生公交IC卡丢失后都得前往唯一的补办点——劳动路去办理,黄阿姨等人认为此举很不便民。
丢卡频繁:“小淘气”3年丢失了7张学生卡
19日上午,接到市民 “学生公交IC卡补卡难”情况反映后,华商播报记者来到大庆路与劳动路十字绿化带中的24路公交终点站。这里有一座不大的房子,南北各开了两个窗口,南边窗口办理老年人公交IC卡等事宜。补办学生公交IC卡的窗口面朝北,前面有一块较大的空地,从窗口开始排起的两条队伍已经在空地上排了二三十米长,窗口内两名女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她们头发稍微凌乱,额头汗水密布,显然紧张的工作让她们来不及收拾自己。
10时20分许,学生卡补卡队伍最后面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自称姓黄,老人家一看见这阵势,眉头就皱起来了。“咋这么多人呢,我这是第7次来补卡,孙子丢了8张学生卡了,来一次不容易啊,光来回路上就得用3个多小时。”黄阿姨说。她介绍说,孙子是个“小淘气”,总是爱丢东西。3年前,孙子开始使用学生卡,她给学生卡上绑了一个带子,让娃挂在脖子上,“可是疯回来,公交卡不见了,在哪儿丢失的都不知道”。这次刚开学不久,又把公交卡丢失了,娃要上学,儿子儿媳要工作,只有她去补办。
补卡点少:全市只有一个服务点可办理
黄阿姨的话引来一片附和声,来自凤城七路的一位老先生也是来替孙子补办公交卡的,所不同的是,他是第一次补办,但由于路途不熟悉,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来自航天城的一对老夫妇也是为孙子补办学生卡,他们乘坐公交车,经过倒车后才能到,单趟花费一个多小时。经华商报记者现场调查,前来补卡的人大多是老年人,从西安市的四面八方来到劳动路为孙子孙女补学生卡。
“为什么老人们不嫌路途遥远要跑到这里来补卡,别处不能办理吗?”华商报记者问。窗口里的女工作人员边忙边说,这是全市唯一一个可以办理学生卡丢失后补办业务的工作点,别处不能补卡,只能到这里来。
手续繁杂:想说便民不容易
“为什么全市只设一个学生卡补卡点,这也太不便民了吧!”排队的人议论纷纷。黄阿姨等人直到快12点才补办成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站立,黄阿姨等几位老人喊叫着说“腿都站硬了”。实际上,除受理点少外,学生卡补卡的不方便还反映在手续繁杂上。
根据规定,西安市学生公交IC卡首次办理需要携带三样资料:户口本;现所在学校的学生证或在校证明、一张两寸红底近期证件照。补办所用手续与此一模一样。“第一次补办的时候就交了全套资料,公交公司的电脑里应该都有,补办时只需要输入娃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办理了,家长只需要拿户口本不就行了?没必要麻烦地跑学校开证明,再到照相馆去拍照,”家长们说。
19日下午,华商播报记者联系到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宣传部门,就群众疑问进行采访。工作人员介绍说,西安市在城区内共有6个公交服务站点,每个站点人流量都非常大,需要办理的业务量也非常多。“丢失学生卡的毕竟是少数,为了不影响站点的其他服务,就把劳动路站点作为中心站点,专门处理包括学生卡丢失补办在内的较为特殊的业务,是为了方便占比更大的其他公交卡用户。”这名工作人员说。对于今后会不会在其他站点增开学生卡补办业务,以及简化程等工作,这名工作人员说还需要公司层面研究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