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最早的浴池之一鑫园浴池关门谢客,这也是京城最后一家“国字号”浴池。鑫园浴池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由李莲英的嗣子开办,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1956年,浴池公私合营变成了“国企” 延续到现在,因经营成本上升,今后这里将改为客栈,在浴池即将关闭的最后几天里,一些熟客特意赶来和这个“老伙计”告别。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据店内的工作人员介绍,鑫园浴池是北京最早出现的浴池之一,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浴池最初的创办人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义子李福庆。李福庆死后,1928年浴池易主。1956年,浴池公私合营变成了国企。当年住在附近的文艺界明星们也时常来这里泡泡澡。现在澡堂要关门了,很多老街坊特地来到这里跟这家老店告个别,有的甚至请了假来回味过去的泡澡乐趣。
浴池按洗一次澡15元计算即使在冬天旺季,每天才将近80人盈利不多,而浴池面积大,又费水,光靠洗澡是挣不到什么钱的,所以未来这里将改成客栈。图为收银台旁的小木柜和抽屉里,摆放着各式手牌和储物柜的钥匙,它们早已褪色并被岁月摩擦的锃亮。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老街坊孙先生(右)说:“我已经习惯在这里泡澡了,来的都是熟人,也有个照应。在这泡泡澡聊聊天不仅是个习惯,更是一种感情。”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常来浴池的陈先生在浴池泡澡。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不少老顾客表示虽然现今在家也能洗澡,但一有时间还是会来浴池搓澡、聊天,成习惯了,忘不掉,有的即使搬家也时常回来看看。由于近期不少媒体进行了报道,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想在停业前洗一回澡。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浴池的搓澡台旁码放着一排搓澡巾。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在这里泡澡的都是熟人,泡泡澡聊聊天对这些老北京来说不仅是个生活习惯,更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老街坊说:“我已经习惯在这里泡澡了,来的都是熟人,也有个照应。在这泡泡澡聊聊天不仅是个习惯,更是一种感情。”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搓澡工田师傅这两天格外忙碌,不仅要帮前来告别的一波波客人搓澡,还要为有需求的客人拔火罐,但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这里的收费确实相当便宜。 谈到这里即将关门,田师傅称如果这家浴池没了,自己很可能回到扬州老家。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在浴池的更衣室一角,田师傅有个自己的办公桌。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每天只能等没有客人喊去搓澡的时候,抽空吃两口东西。有时候刚刚拿起筷子就不得不放下,提起澡堂田师傅说:“我在这里干了6年多了,当初每天只有7、8个人,现在最少也有20多人,那时候都能坚持下来,现在怎么就坚持不下来了呢?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每个前来搓澡的顾客田师傅都会提前将台面清洁干净,铺上一次性塑料台布,搓澡的过程中尽量让客人满意。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在这家老浴池墙上,写有“鑫园”二字的牌匾已被摘下,墙上一张泛黄的价目表上标示着洗浴15元、搓澡20元等服务价目。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修脚技师张师傅年过六旬,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这些年来因为技艺高超,有不少客人特意打车来浴池找他修脚。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工作人员将写有营业时间的牌匾取下。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浴池负责收费的刘师傅在灯光下整理着最后一天的营业收入。每天来到这里,他都热心的跟街坊们打着招呼,鑫园浴池关张不免让刘师傅也沉浸在伤感中。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即将停业的最后一天,这里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境内外媒体。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历经百年沧桑的鑫园浴池在接待了它的最后一批客人后正式关门停业。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