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人西安献唱《我的中国心》

860643.jpg

  9月12日至27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比利时、巴西等国的艺术家们纷纷应邀前来西安献艺。在这些团体中,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红旗)歌舞团(以下简称远东歌舞团)演出阵容庞大,节目精彩。

  9月18日早晨,远东歌舞团37名演职人员坐飞机抵达西安,到酒店简单地梳洗、用餐之后,艺术总监谢尔盖·阿萨奇召集大伙儿前往易俗大剧院彩排,为当晚的演出做准备。

  远东歌舞团团长娜塔莉娅说:“因为时间太紧,没时间集体吃饭,钱发给演员,晚饭他们自己想办法吧。”彩排间隙,舞蹈演员奇科夫和另两位同伴说:“想吃陕西的面。”在华商报记者指引下,他们每人要了一大碗柳巷面,三个小伙拿筷子有些别扭,但都对美食伸出拇指叫好。有些演员来不及吃饭,就在附近的小商店里买面包、零食充饥。

  远东歌舞团成立于1978年,创作班底雄厚、演员阵容庞大、演出水准高,是俄罗斯文化部的重点演出单位。此次参加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也拉开了他们2014中国巡演的序幕。娜塔莉娅说,此次来西安的演员中不少都是国家级青年歌唱家、舞蹈家,还有几位是俄罗斯功勋演员。晚会开始后,远东歌舞团的精彩表演轮番上场,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不少观众跟着一起唱。歌舞团为了此次艺术节专门编排了节目,主题是“红歌唱响中国红”,其中有中国观众熟悉的《喀秋莎》、《游击队员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还为西安观众献唱《青藏高原》、《我的中国心》、《朋友》、《难忘今宵》等。

  在演唱《朋友》时,四名俄罗斯演员一边唱,一边手捧酒杯走下舞台,给观众敬酒。一位受邀的观众说:“红葡萄酒,味道不错,感觉更好。”

  当九位俄罗斯歌手唱起《我的中国心》时,晚会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在《难忘今宵》中落幕。

  60多岁的王坤说:“看了这个演出,很激动。很多老歌曲比如《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听着很有感触。另外,外国人唱《我的中国心》感觉也很特别。”

860626.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27.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4.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5.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6.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7.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8.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39.jpg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的演员们精彩上演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15.jpg

虽然西安已经降温,但俄罗斯演员依然衣着很少,显得靓丽。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860616.jpg

演员一行步入易俗大剧院准备排练。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17.jpg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李包。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18.jpg

由于时间紧,排练之后要立即登场;团长娜塔莉娅把晚餐的钱发给团员,让自己解决。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19.jpg

经常来中国演出,不少演员的纹身也纹了汉字。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25.jpg

排练间隙玩手机。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28.jpg

奇科夫(左一)在训练间隙,易俗大剧院对面每人吃了一碗柳巷面。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29.jpg

超市里买点小吃。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30.jpg

和中国古代美女合影。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31.jpg

无论男女演员上台之前都要认真化妆。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

860632.jpg

舞蹈演员上台之前压腿热身。 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