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西安降雨消霾散雾 陕西6市前三季延安空气最好

\

  

\

  关中南部降温6~8℃

  接连两天,西安灰蒙蒙的,“秋高气爽”的景象无法领略。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说,明天我省将有一次降水过程,届时雾霾有望消散。

  昨天我省频发雾、霾预警

  昨天早晨,全省大范围出现轻雾,陕北局地出现浓雾,延安、绥德、清涧等地能见度只有100米到1000米。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在20℃以上。

  昨天早晨,延安、子长县、洛川县、清涧县、绥德县等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渭南、吴堡县、延川县等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宝鸡市、眉县、杨凌、凤县、渭南市、咸阳市、铜川市、岐山县、千阳县等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陕西省气象台昨日上午9时15分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杨凌部分地方将维持重度霾,易形成中度到重度空气污染。西安市气象台昨日上午11时30分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西安大部分地区未来24小时将维持重度霾,易形成中度到重度空气污染。

  天气稳定是雾霾形成主因

  据悉,气象部门主要以能见度和空气湿度来区分雾与霾,空气湿度即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是雾,空气湿度低于80%的是霾。昨天西安早晨7点出现最低气温16.8℃,8点以后,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80%以下,出现灰霾天气。上午10点,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下午最高气温25℃,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45%左右。

  国庆长假结束后,我省天气持续处于静稳状态,没有明显风雨,大气气压场均匀,湿度较大而风力很小,空气难以流通,天气稳定,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易聚集在凝结的水汽中,导致雾霾现身。

  预计今天天气仍比较稳定,早晨陕北南部部分地方有雾,关中部分地方有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出现雾霾表明空气中污染物较多,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诱发哮喘、肺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在雾霾天气中,老人和儿童这类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11日关中南部降温6~8℃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一股冷空气正在步步逼近。受其影响,11日我省将迎来降水降温天气,北部有大风天气。预计11日,日平均温度陕北、关中北部下降8~10℃,关中南部下降6~8℃,陕南西部下降4~6℃,陕北、关中北部部分地方最低温度在5℃以下。陕北、关中北部部分地方有6级左右偏北风。冷空气驱散雾霾,同时也将在各地陆续创出气温新低。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汪雅

  6市前三季度空气质量

  延安最好 西安最差

  今年起,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延安等5市和西安一起,开始监测并评价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指标。这次席卷而来的雾霾,也让省环保厅昨日最新统计出的六市前三季度空气质量“成绩单”备受关注。

  前三季度延安200个优良天

  前三季度共273天中,延安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最多,有200个。尽管西安今年前九个月比去年同期的“优良”天数多,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138个“优良”天的成绩,但和其他五市相比,仍是“优良”天数最少的。

  西安前三季度的16个“优秀”天,全部出现在第三季度,其他城市第三季度的“优秀”天也全部为两位数,而整个上半年各市的“优秀”只有个位数,甚至没有。

  为啥延安成为六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据分析,这和延安处于高原的地理环境有关,刮风天气多,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之延安的工业企业、人口密度及机动车保有量都不及关中地区的其他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没有关中地区集中和量大。

  雾霾并非单单“青睐”西安

  虽说都处于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的渭河盆地的狭长区域,大致相似的地形条件使“关中道”的五市都容易产生污染物的累积,但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污染源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各市空气质量略有差异也得以解释。

  由于“关中道”里的城市群扩散条件都不好,一旦局部污染物累积时间增加,各城市的污染便连成片,必须较大范围、一定风力条件,才能“吹走”污染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雾霾一旦来袭,关中的城市无一幸免,而污染一旦形成,盘踞时间便较长,难以迅速、彻底地消散。  华商报记者 郝蕾

  西安市气象台引进空气质量预报新宝贝

  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 可逐小时计算

  为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能力,西安市气象台引进了一个新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该系统将以往采用的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改为对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的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该系统通过与气象模式的耦合,能计算出未来72小时逐小时的空气质量,为雾霾天气的预报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什么是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是以‘一个大气’理念为主实现了多模块集成,多重网格嵌套,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数值模式空气质量预报和评估系统,国内学者也将其应用于多个区域的研究,均表现出较好的模拟能力,并被用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多模式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昨日,西安市气象台副台长毕旭说,“西安地区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基于已有的预报系统,引进新模式,建立自动化的业务流程,目前可测算出未来72小时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能见度消减等预报”。

  “气象场”和“污染源”数据是基础

  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西安市气象台预报员杨女士解释说:“通俗解释的话大家就可以想象,为什么同样在西安,雾霾有时候严重,有时候又减轻呢?其实空气中的污染源大致是稳定的,造成雾霾时重时轻的主要原因就是气象条件,如果大气稳定,风小湿度大,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雾霾就会严重;反之,若大气流动快,污染物易扩散,雾霾就会减轻。”

  杨女士说,西安地区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提供气象场数据的模式为在西安市气象台业务化运行的非静力中尺度气象模式,该模式为三层嵌套,第一重嵌套区域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二重嵌套区域覆盖陕西及邻近省市,第三重嵌套区域覆盖西安及其周边地市。

  针对西安地区污染源清单的收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区域背景数据,采用东亚排放清单部分内容融合而成,并作空间优化处理;另一部分为本地污染源数据,其中面源排放数据是通过整理我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获取了包括了西安、宝鸡、铜川、咸阳、延安等五地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机动车尾气的年平均排放量;点源排放数据则是收集了西安及周边城市172个排放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挥发物、烟粉尘)。

  所测数据精度满足业务需求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系列数据的收集及强大的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最终获得的就是西安地区空气质量预报。

  系统的后处理模块在每日北京时间10时前完成所有预报产品的分析、计算和生成,目前系统提供的产品包括: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图、10个站点(与环保局的监测站经纬度一致)的时间序列图以及能见度消减空间分布图。

  “这个系统从2013年8月投入使用,经过检验,与气象部门在观测站的观测数据结果一致,精度满足业务需求,为雾霾天气的预报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毕旭说。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杨晓春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霾转阴 14~24℃

  明天 小雨转阴 11~17℃

  后天 阴 12~17℃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