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华山论剑”强势归来

  10月25日,由华商报主办的“华山论剑·全球资本大势与中国经济高峰论坛”将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拉开帷幕。延承前三届的一贯风格,本届“华山论剑”依旧聚焦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在论坛主题——“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的引领下,本届“华山论剑”将力邀国内多位经济大家一同探讨未来中国经济走势以及房价、投资理财、新经济等诸多市民关注的话题。从2008年到2010年,由华商报举办的“华山论剑”成功举行了三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A股从2007年巅峰的6124点一路狂跌至1664点。如此危机四伏之际,当年11月,首届“华山论剑·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应运而生。2008年“华山论剑”振臂一呼,聚集的多位国内学者把脉中国资本市场,由此触发的“十教授上书国务院救市”更成为影响当年中国经济的大事件。

  2009年,全球经济复苏乍现曙光,“华山论剑”再度出鞘。金秋10月,被股神巴菲特誉为“把握大势无人能及”的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空降古城,与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国内外经济学界大师一起,再度为西安市民献上了一场经济智慧的饕餮盛宴,为处于迷茫中的投资者指明了方向。两届“华山论剑”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的国内外经济大师认识了西安,同时也让西安的声名在经济界的传播更为广泛,更多财经人士的目光投向了西安这座西部重镇。

  2010年,世界经济依然危机重重,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史上最严厉调控,又恰逢中国资本市场20年……“华山论剑”继续为古城民众上演一场年度经济大戏。当年9月,第三届“华山论剑”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等国内外经济学者齐聚西安,为迷雾重重的国内外经济指点迷津。

  时隔四年之后,华丽乐章再度奏起。

  2014年,中国政治经济生活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经济不断冲击下,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活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房价走势将去向何处?手里的闲钱该放在余额宝还是存银行?股票到底还能不能炒?被黄金套牢了的“中国大妈”如何解套?……

  而自上世纪末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步入了调整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如何演绎?

  面对所有这些问号,2014“华山论剑”强势归来。

  2008

  金融海啸之际“十教授”剑指经济迷雾

  2008年金秋,“华山论剑”可以说是于经济危难之中呼之欲出。遥想当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宣布破产,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海啸。紧接着,全球经济危机肆虐,国内A股暴跌……危急时候,华商报发起,并和西部证券等共同举办“华山论剑”高端论坛。

  “华山论剑”切合当时之需,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为主题,遍发英雄帖,邀请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及经济学界郎咸平、刘纪鹏、叶檀、胡润等500多位嘉宾与会,就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谋略展开探讨,高手云集谋救市方略。

  在“论剑”当中,郎咸平判定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美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而刘纪鹏给A股开出“大非自锁,小非分解”的方子,周道炯则为人们提振信心,称“拉动股市,还有20万亿潜力”,各方声音掷地有声,迄今仍让人三思回味。而“论剑”之后,更是取得了阶段性救市成果,比如与会的刘纪鹏、吕随启等“十教授上书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应把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也直接导致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的走势。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今年以来,受经济周期调整,以及中长期增长阶段转换共同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虽然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等效益性指标有所好转,但究竟如何促进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成为各界最大疑问。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新技术、新经济不断冲刷和解构着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多数传统行业的生态均受到影响甚至颠覆,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在时代新旧更迭之际,也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房价究竟何去何从?股市是否真正走牛?在“新常态”经济下,经济个体如何决策?这都希冀在本届“华山论剑”上找寻到答案。

  2009

  经济复苏悬念迭起 “美日中”三方思维大碰撞

  2009年金秋,距离首次“华山论剑”一周年之际,全球经济在遭受了整整一年的风暴洗礼后,A股市场一直在3000点一带迟滞不前。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低谷,我国则是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复苏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期盼。相比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复苏态势,中国经济更是在刺激政策之下获逆势上扬,这也证实了首届“华山论剑”的价值。2009年,也被称为“经济复苏年”。

  但也就在当年,美国席梦思的破产又使得市场出现新的担忧,金融危机第二波即将到来的说法不胫而走。就在经济复苏悬念迭起之时,“华山论剑暨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风云再起!

  在当年10月23日-24日,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知名市场评论人士皮海洲等名家大腕,齐聚西安和华山之巅,畅谈全球经济大势,纵览中国资本市场。与此同时,罗杰斯、日本中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牧野文夫和国内教授刘纪鹏等上演的“美、日、中”三方思维大碰撞,成了当年论剑最大亮点。罗杰斯更是借女儿谈全球经济,说“中国再次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

  时至今日,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股力量,即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及以中国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总体来看,未来十年内,如果没有重大技术革新,世界经济或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整个贸易分工格局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品牌、技术、营销,发展中国家主导制造加工。

  2010

  经济疑问仍很多 建言陕西经济发展

  2010年,世界经济依然不平静。

  这一年,以稳定房价为主的房地产调控到了关键时刻,4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的“国十条”,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这一年,欧债危机的警报仍未解除,人民币会否大幅升值从而影响国人生活成为舆论普遍的担忧;这一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走过20年,对其得与失如何评判?而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也迎来了一周年纪念,怎样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种种疑问,都有待解答。

  在当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华山论剑”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前美林证券华人副总裁胡立阳,香港《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曹仁超等专家、学者,对此各抒己见,拨开云雾。

  “政府的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还是要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当年的论坛上,成思危就断言:期望政府推出新政,把房价打下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房价不会大降。而几年来的事实,验证了他的观点的正确。

  对于民众普遍关心的收入问题,成思危提出“工资收入应该和CPI挂钩,不挂钩就等于降低了人民群众的收入”。

  “欧元之父”蒙代尔也在当年的论坛上表示:欧元不会退出货币市场!他还坦言,人民币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亚洲的重要货币。这一观点已越来越被事实证明。与前两届“华山论剑”不同的是,当年还专门设立了“区域振兴与陕西经济发展”分论坛,并请来多位本地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就如何更好地发展陕西经济建言献策。

  4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似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国内房地产市场一如既往地在为前些年的高速发展买单,从中央到地方的“救市”政策层出不穷;如何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依然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种种问题,或能在今年的“华山论剑”上找到答案。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