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城管的职业困惑

  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在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这就需要城市管理与执法法治化及时跟进配合。于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常常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线执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和防护装备,一些城管执法人员既没有人身安全保障,也缺乏执法权威。在面对城管严格的执法手段时,违法的商贩反而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同情的对象,引发的争执最终演变为“弱势群体”与“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恩怨。“怎么管更有效”是这些一线执法人每天思考的问题。

  35岁的徐永洁就是这样一位一线工作的执法人员,已经在“城管”这个工作岗位上奋斗了近6年的他,现在身为合肥市庐阳区城管执法大队督查中队的队长。聊起这份工作,徐队说“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累’字来形容”。徐永洁所带领的中队算上他自己,总共有六名队员。平日里,安排大家轮流调休,但要确保每天至少有4名队员上班执勤。除了正常朝九晚五的执勤工作外,每隔3天就要上一次大轮班,也就是他们口中的薄弱时段检查。从早上七点持续到晚上十点。每逢这样的日子,徐勇洁就要赶在七点之前抵达单位,换上了熟悉的城管制服,和早上巡逻的同事聊一聊基本部署,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早上的违规早点摊会不时出现,看到占用主干道上经营的小吃车,徐永洁要求其退回到巷子里。油条摊的老板一看到城管前来,急忙作势要收摊离开。但是之前多次的执法经验告诉城管,早餐店老板口中的 “一会就搬走”只是暂时的。待到城管一离开,他们又会默默回到主要人行道上继续经营。面对这些小摊贩的游击战术,徐永洁和他的同事们都显得有些无奈。他们深知,人流量大的路边,对于小摊贩来说,多摆一会就等于能多赚一些。

  所以,执法的过程,也是徐永洁和他的城管同事们在与小商贩之间博弈的过程,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相处之道。将小商贩赶尽,是不现实的,他们也需要生存空间。城管更多的是采取柔性执法,对其进行理性的劝导,让小商贩选择在一些背街的小巷里有一块营生之所,同时也保证了主干道的交通顺畅。但是面对固执的摊贩,和他商量好让其自行离开,但只要城管队员一走,他们又会返回摆摊。徐永洁他们会直接帮助摊贩将随意摆放的货物搬回至面包车里。面对这样的帮忙,小商贩们并不一定会感谢,甚至有的会当场与城管杠上,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徐永洁还会在办公室登陆合肥数字城管平台及时更新信息。

  合肥市在2005年10月起,就实施了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条例,对机动车辆占用人行道的行为进行处罚也成为了城管工作中的一部分。徐永洁在对非机动车道上违规停车的车辆开罚单,常会遇到市民上前争吵理论。从某些市民角度而言,他可能仅仅是带着孩子来买个东西,才停了几分钟,没有必要被贴张罚单。但对于在人行道步行的市民而言,私家车在路边随意停放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被贴罚单是理所应当的。在路边执法,徐永洁还常会遇到市民向他咨询路况问题。尽管网上关于城管的讨论争议不断,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身着制服的城管,市民还是会选择上前咨询问题和寻求帮助。

  每天到了快要下班的时候,徐永洁会趴在水池旁洗了一把脸。这一洗,不光洗去了一天附着的灰尘,也是调整心情和状态的时机。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明确区分开来,但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他需要刻意转换调节。比如回家后就不往去人多的地方跑,和家人在一起尽量不提工作上的琐事。

  作为督查中队,徐永洁和他的同事们每天来往于城市之间。协助检查工作的汽车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伴侣之一,他们手上才开了2年半的皮卡车,已经跑了14万4千公里。图/文 甫寸 王飞

  徐永洁带领的中队算上他自己,总共有六名队员。平日里,安排大家互相轮流调休,但要确保每天至少有4名队员上班执勤。

  徐永洁正在对一家商场的户外销售摊位的的占地面积进行测量,如今在城管的一线执法中,每次执法都要详细的记录,用来保障执法时的公平公正。

  35岁的徐勇洁,已经在城管这个工作岗位上奋斗了近6年的时间。每天清早他都要回到单位换上了熟悉的城管制服,开始一天的工作。

  乘着午休的时间,徐永洁坐在电脑前开始处理城管数字平台的工单。

  刚从路口执法结束的徐永洁,又遇上了一位向他咨询临时停车位的市民。徐永洁带着他,又向他介绍了一遍附近停车位的分布情况。回答市民关于路况信息的问题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徐永结一行工作的一部分。尽管网上关于城管的讨论争议不断,但在生活中,遇到身着制服的城管,市民还是会主动上前咨询问题和寻求帮助。

  合肥市自2005年10月实施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以来,对机动车辆占用人行道的处罚也成为工作中的一部分。

  加班时,徐永洁要工作到晚上10点。单位里没有食堂,中晚餐有时也要和同事一起在街头小吃店打发。

  快要下班了,徐永洁趴在水池旁洗了一把脸。这一洗,不光洗去了一天附着的灰尘,也是调整心情和状态的时机。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明确区分开来,但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他需要刻意转换调节。比如回家后就不往去人多的地方跑,和家人在一起尽量不提工作上的琐事。

  徐永洁将小摊主在主干道上经营的小吃车推回了巷子里。在执法的过程中,徐永洁和他的城管同事们在与小商贩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相处之道,这种相处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博弈。将小商贩赶尽,是不现实的,他们也需要生存空间。所以在执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理性的劝导,让小商贩在一些背街的小巷里有一块营生之所,同时也保证了主干道的交通顺畅。

  徐永洁目送菜贩将摊位调回正规的菜市场内。

  徐永洁与同事将一副违规悬挂在马路上的广告宣传条幅收走。

  徐永洁正在帮助摊贩将随意摆放的货物搬回至面包车里。但面对这样的帮忙,小商贩们有时并不感谢。在徐永洁看来,小商贩们在一些繁华的路口摆摊肯定是有利可图,你不让他赚钱,小贩心里肯定不舒服。有时候你和他商量好让他自行离开,但只要城管队员一走,他们一会儿又返回摆摊。所以在执法的过程中,城管们都会帮着小商贩把货物收好,再离开现场。

  徐永洁正在对非机动车道上违规停车的车辆开罚单,一位带着孩子的市民上前向徐永洁理论,从市民角度而言,他仅仅是带着孩子来买个东西,才停了几分钟,没有必要贴罚单。而一位步行路过的阿姨则表示很多私家车在路边随意停放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应该被贴罚单。

  徐永洁正在对一家商场的户外销售摊位的的占地面积进行测量,商场的工作人员赶忙将原本摆放宽松的货架,紧密地挤压在一起,即便是这样,测量显示商场的户外占地面积还是超出了当初申报的面积。

  一位将摊位推到主干道上经营的摊主,看到城管向摊位走来时,紧张地站起了身子。

  一位占道经营早餐的老板看到城管前来,眼神有些不自然。在之前的多次执法中,早餐店老板总说“一会就搬走”,待城管一离开,他又又会默默回到人行道接着卖早点。面对小摊老板的游击战术,徐永洁和他的同事们都有些无奈。对于小摊贩而言,这样人流量大的巷子,能多摆一会就意味着能多赚一些。

  有了像徐永结和他的同事们这样成千上万的基层执法人员扎根在第一线落实,才能保证良好的城市秩序。

  作为督查中队,每天来往协助检查工作的汽车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工作伴侣,这辆才行驶了2年半的皮卡车已经跑了14万4千公里。

  更多故事,请看中国网新闻中心《世相》栏目。进入>>>>>>